2018-2020年高考全国卷化学试题中化工流程题分析及备考策略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loveste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命题要求重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与创新性,并且化学核心素养中也要逐步渗透“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高考题相比起过去,更加重视与实际生产生活的联系,触发学生探索化学对生产生活、社会发展、世界和平、人类命运和未来扮演的重要作用。考查方式也从原来的物质相互转化的单一知识点变为了如今有着化学工业背景下的考查。化工流程题在现高考的全国卷中几乎作为必考题年年出现,并且作为大题占有相当重要的分值,为了充分掌握近年来高考全国卷化学试题中化工流程题命题角度、考查内容和趋势,进一步优化高中化学学科教师授课的方式方法,增强学生学习方法策略的指导,丰富高中化学学科研究进展,本文以“高中化学试题中化工流程题的综述”、“近三年全国卷中化工流程题的分析”、“高中生解答化工流程题的复习和备考策略启示”为核心,通过文献调研综述法、实例分析以及访问调查法对高中化工流程题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得到以下结论:(1)化工流程题在高考中所占的结构和分值比例处于稳定,其综合性强,突出了对化学知识综合应用的考查;(2)以制备物质为目的的化工流程题是高考化工流程题命题的重要方向,并以实际情境为背景,将化工流程题与实际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突出了化学学科的实际应用性;(3)化工流程题考查的目标,包含了对学科基础知识、实验操作的掌握,对化学学科分析推断的能力,对化学学科理论指导实际生产生活的能力;(4)化工流程题考查的思维层次以多节点和关联节点题型为多,并且突出了探索性和创新性;(5)高中生在处理化工流程题的时候常见的一些错因有:知识储备不够;非智力因素——看题不仔细,审题不完整;提取和运用题目中信息的能力不足;答题方法掌握不够;语言性表述不准确;对化工流程图中的情境陌生而产生的恐惧。(6)化工流程题考查到的学科思想主要有物质转化、质量守恒、模型建构、科学逻辑等。基于以上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到一些解答化工流程题的复习和备考策略启示,建议在化工流程题及化学学科教学中,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筑牢学生学科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更要强化学生对化工流程思想、对化工实验操作、分析能力、对实际应用探索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有意地引导学生在新课教学时和高三总复习时加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网络体系构建,拓展知识面;并且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训练,总结解题方法;每周都规律性布置化工流程题,让学生多练习,克服恐惧心理;积累答题的准确描述方法,进行规范作答。
其他文献
高职高专思政课实践教学为的是增加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兴趣,也是突出强调思想政治课程的实用性,本文针对高校高专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评价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究,提出了高
计算机视觉(Computer Vision)是一种探索如何让计算机从图像和视频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分析和理解的新兴研究领域,基于视觉的目标跟踪则是计算机视觉中一个重要而富有挑战的研究
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热点课题,目标跟踪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和国防军事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尽管近些年来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度,但是复杂场景下的目标跟踪仍
深度估计是计算机视觉领域关注的重点之一。与人类视觉对于物体深度的感知能力类似,计算机视觉可以通过图像纹理和多视几何原理计算场景中点到相机平面的距离,也就是场景的深度信息。深度信息能够有效反应场景的三维状态,随着移动机器人、自动驾驶等相关领域的不断发展,深度估计的的实时性研究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三角网格表达的高效性,设计并实现了能够快速处理高分辨率图像的双目深度估计算法。该算法采
红色文化资源具有思想引领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当中融入红色文化,可以为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培育指明正确方向、树立典型榜样。本文从打造红色精品课程、开辟红色网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章为根本依据,对党和国家机关基层党组织工作作出全面规范,是落实全面
蔡元培作为中国近代史中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和美学大师。其学术成就,思想理念对近代中国思想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以美育代宗教”是在近代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提出的一项思想主张。其本质是以科学的探索去取代宗教的禁锢,以人精神世界的自由去追求美的道路,以教育的独立来振兴民族的未来。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宗教的本质,将美育提到了国民精神层面。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其思想:第一部分主要论述蔡元培“以美
在工业上,大量使用传统化石燃料使得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而随后的资源告罄则又导致了严重的能源危机进而阻碍了社会发展。因此,对绿色、清洁、可循环能源的探索,已经成为科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500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
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是社会未来发展过程中的主力军,作为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是国家的重点培养对象,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对于大学生来说,对于他们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