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诺昔康在人流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nje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丙泊酚在人流手术麻醉中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因为非意愿怀孕的妇女在行人工流产术时选择麻醉状态下的人流术。但由于单纯丙泊酚输注只有镇静而无镇痛作用,故多数患者苏醒之后有宫缩痛等不适。以往已有较多关于氯诺昔康在人流手术麻醉中应用的研究报道,使用的剂量以8mg为多,本研究拟观察丙泊酚复合4mg或8mg两个剂量氯诺昔康,比较两种剂量药物在人流手术中和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副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自愿接受人流手术麻醉的已婚未育妇女150例,年龄18~32岁,孕期40~50天,ASAⅠ级,随机分成五组,每组各30例。Ⅰ组:术前30分钟静脉给予氯诺昔康4mg;Ⅱ组:术前30分钟静脉给予氯诺昔康8mg;Ⅲ组:术毕即静脉给予氯诺昔康4mg;Ⅳ组:术毕即静脉给予氯诺昔康8mg;Ⅴ组:术前30分钟及术毕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麻醉开始后,1min内输入丙泊酚2~2.5mg/kg,待患者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之后视术中患者的体动情况,如患者体动明显影响手术操作,单次追加丙泊酚0.2~0.3mg/kg,直至手术结束,术毕由手术医师在宫颈注射缩宫素20单位。术中应用多功能参数监护仪监测无创动脉血压(NIBP)、心电图(ECG)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丙泊酚的总用量,观察术后10min,20min,30min,60min各时点患者宫缩痛的VAS评分,恶心呕吐情况、术中呼吸抑制的病例数。结果1、各组年龄、体重和MAP、HR、SpO2无统计学差异。2、Ⅰ组和Ⅱ组可以明显减少丙泊酚的总用量,降低VAS在10min,20min,30min,60min各时间点的评分,与另外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组和Ⅱ组相比较,丙泊酚的总用量和各个时点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3、术前用药的两组(Ⅰ组+Ⅱ组)的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发生率低于术后用药的两组(Ⅲ组+Ⅳ组),Ⅰ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但Ⅰ组与Ⅱ组的呼吸抑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人流手术麻醉时,术前30min静脉注射氯诺昔康,可明显减少术中丙泊酚用量,减少呼吸抑制,明显减轻术后下腹宫缩痛的程度,降低患者的VAS评分,具有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氯诺昔康4mg较8mg在镇痛和副作用的发生上均有一定优势,故推荐在人流手术麻醉前30min使用4mg氯诺昔康为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上海市区儿童意外死亡特点。方法:分析1986-1999年5-24岁儿童青少年各类意外死亡的频率和死因顺位。结果:上海市静安区儿童青少年意外死亡率为8.16/10万,占同期儿童青少年死
我公司承制的产品加工制造任务中,有一产品零件铜滑板的加工难度较大,如何保证其加工质量让我们颇费周折,如附图所示。
采用高效离子交换色谱(HPLC)和紫外-激光光散射仪在线双检测系统研究了青枯菌细胞的制备方法对细胞生命活力和细胞表面特性的影响。通过青枯菌在不同悬浮缓冲液中菌数变化的统
探讨人羊膜间充质细胞(haman amniotic mesenchymal cells,hAM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能力。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hAMCs,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表型鉴定;用5-氮杂胞苷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
应用火箭免疫电泳法(EID),对336例营养不良青少年的血清前白蛋白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营养不良青少年的血清前白蛋白浓度为31.98mg/dl;中度营养不良组(24.39±8.54mg/dl)明显低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