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淫羊藿(Herba Epimedii)是药用历史悠久的传统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苦、辛,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等功效,用于治疗阳萎遗精、筋骨瘘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更年期综合症、高血压、骨质疏松等疾病。 中国药典对规定使用的5种来源——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 Maxim.、箭叶淫羊藿E.sagittatum(Sieb.et Zucc.)Maxim.、柔毛淫羊藿E.pubescens Maxim.、朝鲜淫羊藿E.koreanum Nakai和巫山淫羊藿E.wushanense T.S.Ying的药材性状描述比较简单,传统鉴定技术很难实现这些种类和常见混淆物种的鉴别,物种混乱问题亟待解决。药典规定使用的5个品种和《贵州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中规定使用的粗毛淫羊藿E.acuminatum Franch.、天平山淫羊藿E.myrianthumStearn(毡毛淫羊藿E.coactum H.R.Liang & W.M.Yan)和黔岭淫羊藿E.leptorrhizumStearn,共8个常用物种均分布广,有必要对各常用物种药材进行系统的质量研究。 收集8个常用物种及其易混淆品的涵盖药材主要产区的样本共109份,其他淫羊藿属植物样本32份。采用HPLC、IR指纹图谱法对这些药材样品进行了药材鉴别和质量研究,结果如下: 大量样本的HPLC图谱研究结果表明①常规采收期内朝鲜淫羊藿HPLC指纹特征显著,且物种内不同产地间特征稳定,明显区别于其他物种,能够实现准确鉴定;②心叶淫羊藿、粗毛淫羊藿和天平山淫羊藿3个物种,各物种内绝大多数产地的药材具有显著的HPLC指纹特征,基本可以实现物种的鉴定;③柔毛淫羊藿HPLC指纹特征不明显,但与形态相似的常见混淆品保靖淫羊藿、星花淫羊藿、竹山淫羊藿和部分天平山淫羊藿差别明显,也可实现之间的鉴别④巫山淫羊藿、箭叶淫羊藿不同产地药材HPLC图谱均差异大,难以找到其共有的指纹特征,难以实现其准确的鉴定。 首次采用了IR指纹图谱法用于常见淫羊藿药材易混淆品问的鉴别。通过对常用的8个药材品种红外光谱、二阶导数谱进行分析比较,实现了以下常见易混淆淫羊藿药材的红外快速鉴别:朝鲜淫羊藿和心叶淫羊藿;柔毛淫羊藿和保靖淫羊藿、星花淫羊藿、竹山淫羊藿;柔毛淫羊藿与部分易混淆天平山淫羊藿;箭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