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医学院校学生实施艾滋病反歧视干预的研究及效果评价

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艾滋病的流行引发了强烈社会反响,社会对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歧视普遍存在,其中医护人员的歧视是一个重要部分。医学院校学生是未来卫生保健工作的主力军,他们对艾滋病及病人的歧视态度势必会影响其对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行为。目的:描述医学院校学生对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歧视态度的状况;探讨短期、综合反歧视干预的效果;评价艾滋病反歧视干预过程的有效性。方法:本研究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方法,便利抽取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北京大学医学部作为干预组,首都医科大学作为对照组。共纳入在临床见习和实习本科医疗及护理专业学生140名,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0名。对干预组实施以知识、激发情感和技能培训相结合的艾滋病反歧视干预,时间13个学时,分两天集中干预;干预方法包括与艾滋病病人座谈、艾滋病病房学习、角色扮演、播放VCD等。本研究设空白对照,不给予任何干预。两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后1、3、6月采用“医学院校学生对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歧视态度问卷”对其艾滋病歧视态度进行评价,并在干预后采用“艾滋病反歧视干预过程评价问卷”对干预过程进行评价。结果:共对123例研究对象完成全部资料收集,其中干预组62例,对照组61例。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研究对象存在艾滋病一般歧视态度和对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就医过程歧视态度。反歧视干预有效转变艾滋病歧视态度:干预后,干预组艾滋病一般歧视态度较干预前显著减低,较对照组显著减低;对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就医过程歧视态度干预后较干预前显著减低,并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医学院校专业教育基础上,对医学院校学生开展短期、综合的艾滋病反歧视干预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且反歧视干预有效转变医学院校学生艾滋病歧视态度,值得今后在医学院校及艾滋病反歧视领域进行拓展。
其他文献
体制性障碍等因素严重制约了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要实现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需要在改革文化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文化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以及文化建设管理体
在名著导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经常被忽略和误解,常常表现为模糊化、差异化和单一化等,未能发挥应有作用。其实,在面临导读主体差异化、导读要求多样化、导读考查单一化和
目的探究s-100p蛋白和ki-67在临床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胃肠道上皮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
膏方是中医调整机体功能、治疗慢性疾病的一种颇具特色的进补方案,具有良好的滋补养生的功效,能起到营养脏腑器官、滋润全身、增强免疫力、促进健康、抗衰延寿等多种功能。膏
目的:探讨调q1064 nm激光联合果酸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黄褐斑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
受历史和现实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干部队伍中民主意识普遍淡薄。在大力推进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的今天,迫切需要提高干部民主意识。建立培训机制、完善激励机制、丰富文化培植
目的:观察异丙酚-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在不同配伍剂量的麻醉效果出及副作用,探索出一种适合于腹部外科手术安全、有效的静脉麻醉方法。方法:选择临床胆囊切除手术100例,随机分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