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氯溴虫腈,试验代号:HNPC-A3061,化学名称为1-(2-氯乙氧)甲基-4-溴-2-(4-氯苯基)-5-三氟甲基吡咯-3-腈,是我国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芳基吡咯类杀虫剂。目前,有关氯溴虫腈的光化学降解动力学及其残留等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均未见报道。为了解氯溴虫腈农业应用的安全性,本文进行了下列研究:(1)氯溴虫腈在环境样品中的残留分析方法;(2)氯溴虫腈在甘蓝和土壤中的光化学降解动力学;(3)氯溴虫腈在甘蓝和土壤中残留量;(4)不同溶剂对氯溴虫腈的光化学降解动力学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氯溴虫腈在甘蓝及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土壤样品经乙腈振荡提取、二氯甲烷萃取,甘蓝样品经乙腈超声提取、盐析作用,过弗罗里硅土/活性炭混合物(质量比为50:1)柱净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检测。结果表明:在0.01~10mg/L范围内氯溴虫腈峰面积与进样质量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5,在氯溴虫腈添加水平0.01~1.0mg/kg范围内,甘蓝和土壤的平均回收率为96.0%~102.4%,相对标准偏差为3.4%~8.1%。方法的最小检出(LOC)为2×10-11g,最小检测浓度(LOQ)为0.01mg/kg。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及专一性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适用于甘蓝和土壤中氯溴虫腈的残留分析检测。2、通过两年三地田间试验,研究了氯溴虫腈在甘蓝和土壤中的光化学消解动力学。结果表明,2012年氯溴虫腈在湖南、河北和江苏等三个试验点甘蓝上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5.28、5.14、6.16d,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3.05、7.87、11.12d;2013年甘蓝上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7.17、6.42、10.73d,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2.75、2.32、5.94d。根据我国农药残留等级标准,氯溴虫腈属于易降解农药。3、氯溴虫腈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残留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以10%氯溴虫腈悬浮剂的有效成分施药剂量18g a.i./ha和27g a.i./ha,喷施3~4次,距最后一次施药14d,氯溴虫腈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最大残留量分别为0.290mg/kg和0.141mg/kg,建议氯溴虫腈在甘蓝上的最大允许残留限量为1.0mg/kg,安全间隔期为14d。4、氯溴虫腈在不同溶剂中的光化学降解动力学研究表明:以氙灯、紫外灯为光源,氯溴虫腈在甲醇、正己烷、乙腈、水等四种溶剂介质中的光解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光降解速率顺序是:正己烷>甲醇>水>乙腈,而丙酮对氯溴虫腈的光解表现出极强的光猝作用。同一溶剂中氯溴虫腈的初始浓度与其光解速率成负相关,这与其单位量所能接受的光能子有光。而在不同光源间的比较,氯溴虫腈在紫外光照条件下的降解速率明显快于氙灯条件下的光照,可以推测氯溴虫腈的光解有效光源段主要集中在紫外区。综上所述,氯溴虫腈的的光降解受光源、溶剂、温度、初始浓度等因素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