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报道传递的信息量巨大,从公开的新闻报道当中搜集情报信息一直是很多国家情报部门搜集信息常用手段。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家情报机关的官员也都曾经公开表示,从新闻报道渠道获取的情报占整个情报获取的很大部分。这种通过新闻报道搜集情报的手段是公开、合法的,同时也非常有效,有时候甚至只需要花费一点散碎零钞买一份杂志报纸就能搜集到想得到的情报。中国的新闻媒体是党的耳目喉舌,官方彩色相对浓厚。一旦发生媒体泄密,就相当于将秘密直接向社会公开,进而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利益。尤其是近几十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传媒业得到飞速的发展,媒介呈多样化发展态势,媒体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网络、手机、微博、博客等新媒体迅速崛起,并很快深入到普通受众的日常生活当中,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冲击。加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媒体纷纷已经走向市场,走上了优胜劣汰的市场化道路,让传媒的竞争呈白热化。媒介的多样化和媒介的市场经济道路,使得整个传媒产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一方面,给传媒的发展带了极大的活力,提高了整个传媒行业的竞争力和活力,也推动媒介经营者不断改革创新,给受众更加丰富多彩的传媒产品;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新闻泄密的发生。本文以新闻泄密为重点进行分析,从新闻学、传播学、法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多个角度,多个学科领域,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现实,对新闻泄密发生类型、原因、危害以及规避进行探讨研究,希望能够对规范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传播行为、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提升普通受众的媒介素养及道德、净化泛传播时代的媒介环境等都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本文在对现有的研究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不仅重点分析了新闻泄密产生的原因、新闻泄密的危害以及新闻泄密的规避等常规问题,还研究阐释了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泄密现象,在学科上分析上,不仅从新闻学进行了分析,还从传播学、社会学、法学等角度进行分析,跨领域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分析。在文本上也做了突破,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媒体,还加入了新媒体的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