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阳离子材料是最常用的非病毒载体之一,通过静电作用与pDNA紧密结合,再与细胞膜相互作用进入细胞。聚乙烯亚胺(PEI)由于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在pH=2~10的范围内具有很强的缓冲能力,可以有效的保护pDNA在传递过程中不被核酸酶降解,并且达到高效的转染。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课题组构建了一系列基于PEI(Mw=600)勺聚阳离子载体材料,如PEI-CyD、PHPA-PEI、Tf-g-PEI、 PEG-PEI等,都具备较高的转染效率,并且毒性远小于PEI-25k。本文模拟PEI的氨基组成,在聚天冬氨酸上进行修饰得到一系列可降解的载体材料,并且对不同比例的氨基组成对细胞毒性、转染效率等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聚氨基酸材料由于其可降解性,常被用作基因载体的研究,如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等。天冬氨酸作为一种碱性氨基酸,其自身的多聚物呈中性,并不具备基因载体的条件,但可以通过简单的修饰接入功能性基团。本文通过筛选,将二甲基二丙稀三胺和3,3’-二氨基二丙基胺两种化合物接枝聚天冬氨酸,得到了一系列含有不同氨基比例的载体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其都具备很强的pDNA绑定能力,都可以携带报告基因进行有效的转染。MTT实验表明,在转染浓度范围内,细胞毒性远小于PEI-25k。基因转染结果显示其在COS-7、B16BL6和Hep G2等细胞上都能进行高效的转染,并且以PSI-NN’0.85-NN1的转染效率最高。我们对PSI-NN’0.85-NN1的粒径及降解性进行了研究,并在体内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结果显示,通过氨基的不同配比可以有效的调节材料的转染效率,并且利用可降解的材料作为主链,提高了载体的生物相容性,也为基因载体的构建提供了一种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