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有了明显改善,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诸如公共品提供的总体数量不足、公共品提供均等化不够、公共品提供效率低下等等。与此同时,中国的税收遵从问题亦不容乐观,逃缴税款的规模一直呈现上升之势。在公共品提供问题与税收遵从问题并存的现实背景下,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公共品提供与税收遵从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一国公共品提供能力的高低是否会影响到该国的税收遵从程度呢?如果,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那么,公共品提供是如何作用于税收遵从的以及对其影响程度又如何?笔者正是带着这些疑问,选择了公共品提供与税收遵从相关性作为研究方向,试图将公共品提供与税收遵从紧密结合起来,开辟税收遵从研究的新视野。此外,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把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中长期目标。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索研究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处于核心问题的公共品提供与税收遵从的关系,并从公共品提供的角度,提出提高税收遵从的若干政策建议。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我国税收遵从的程度,另一方面,有利于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本文以公共品理论、税收遵从理论以及税收契约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公共品提供与税收遵从相关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论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公共品提供与税收遵从相关性研究的理论基础。阐述了有关公共品理论、税收遵从理论以及将它们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税收契约理论,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公共品提供与税收遵从相关性的一般分析。首先,对公共品提供方式与税收遵从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认为由中央提供全国性公共品,地方提供区域性公共品,有利于税收遵从程度的提高。其次,对公共品提供的公平性与税收遵从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公共品提供的公平性有利于提高税收遵从程度,并且横向公平的影响作用大于纵向公平。最后,对公共品提供的效率与税收遵从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认为政府提供公共品的高效率有利于税收遵从程度的提高。第四部分是公共品提供与税收遵从相关性的实证分析。在全世界36个不同国家的相关数据基础上,测算出一国公共品提供能力指数,并采用地下经济规模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一国的税收遵从程度,利用回归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的回归方程,从而更加准确地解释了公共品提供与税收遵从之间的关系。第五部分是提高税收遵从程度的政策建议。在前述结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基本国情,从公共品提供角度提出了促进税收遵从程度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发挥地方政府在公共品提供中的作用、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提高政府提供公共品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