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gayle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问题是二十一世纪人类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不得不面对的生存悖论。这种现实的严重性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期望从理论层面上寻找解决生态问题的良策。因此,从生态哲学角度对马克思的思想进行新的研究,发掘其当代价值,有着深远的意义。马克思虽然没有对生态问题进行专门的论述,但他们的哲学思想中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因此本文从马克思著作的主要文本入手,梳理其生态思想的发展轨迹,阐明其生态思想的特点,在理论层面上有助于充实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对马克思生态自然观,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理解和把握,使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内在价值和当代意义凸现出来;在实践层面上,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对我们按照自然规律办事,解决中国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观提供哲学依据。把马克思博大精深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运用到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把马克思一贯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的主张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有助于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本文从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思维原则出发,梳理分析马克思不同时期、不同著作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寻找出路。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变迁,从哲学的视角将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归纳为“原始统一—对立异化—在更高的基础上统一”三个阶段,并详细阐述了以上三个阶段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特点与变化。第二部分通过对马克思不同时期著作的深入挖掘和系统梳理,深刻剖析了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本质特征、理论意义和主要特点。第三部分全面阐发了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理论指导,在这部分,笔者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解决生态问题的有效途径,提出只有摈弃片面发展观,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才能实现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协调发展,才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步伐。
其他文献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2.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能应用它解决有关问题;3.能区别平衡力和作用力、反作用力.(二)能力目
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的基石,是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知识系统、掌握物理规律的前提,物理概念的掌握对学生而言极其重要。但研究表明,高中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之前,由于日常生活经验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高新技术已经成为推进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高风险、高
目的拟靶向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后的分泌期抗原Rv1626,构建其原核表达质粒pPROEX-Rv1626并表达纯化,通过人群和动物实验评价其免疫原性。方法构建重组载体pPROEX-Rv1626,
<正> 英明领袖华主席指出:“为了彻底揭露‘四人帮’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必须批判他们那条路线的反动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共产党推
<正>有幼儿的地方就有游戏。游戏是幼儿生活、学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幼儿借助游戏接受现实社会规定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养成规则意识,内化社会行为。基于此,"如何让一日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渗入到地籍测绘当中,当前,GPS已经成为重要地籍测绘技术,并以其提供的准确的测量数据,确保了地籍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将就GPS在地
食葵是昌吉市的重要经济作物,是昌吉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现今,食葵种植水平较低,造成食葵生产成本高,因此,推广食葵机械化生产作业技术,提高单产,降低生产成本,实现
现代汉语人名、地名有全名也有省缩名。人名、地名的省缩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即省略通名或者缩短专名。但不管如何省缩,都不能省缩为单音节(有些人名由于受外来人名影响在某种
GPS作为新型的卫星定位系统,在我国的地籍测绘中,强化运用GPS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我国的地籍测绘水平。地籍测绘的本质是地基调查相关活动的总体称呼。地籍测绘对地籍进行勘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