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学科建设的逐步完善,城市规划的研究焦点逐渐从单一空间规划视角的设计实践扩展到多元公共管理视角的政策思考,其公共政策属性日益凸显。而规划自上而下的学科属性、突出的多元利益主体的博弈关系也决定了其相关政策制定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城市更新、违建治理这类利益对峙较为尖锐的领域,触动深层次利益格局的公共政策往往会引发强烈的社会反应,因此探索采用合适的决策分析工具,在政策出台前对相关政策进行事前评估以预先化解其中的社会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政策科学”的概念提出以来,各类决策评估方法及模型工具不断涌现,但切实具有普适性和可操作性的“元方法”却难有定论。加拿大城市规划学者梁鹤年先生关注到决策评估的方法论问题,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相关研究,构建了一套完整评估体系——主体观点决策评估法,因框架清晰、逻辑严密、层级丰富、定性定量综合分析且操作性强等优点在政策评估领域颇受认可,目前已先后应用于自然资源部、国家发改委等国家机关、世界动物保护基金会等机构的政策评估当中。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对主体观点决策评估法及其在城市规划政策领域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将基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具体研究:对政策评估的基础理论及方法实践、城市规划评估现状与方法进行研究与总结;分析政策评估的相关概念及主体观点决策评估法构建的理论渊源、逻辑框架、操作流程、其优势及不足;引入实际政策案例进行主体观点决策评估法的评估实践,发挥该方法具有鲜明理性逻辑以及便于优化平衡各方诉求的特点,聚焦于城中村违法建筑治理领域相关问题,以深圳市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处理的最新政策——《<关于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处理决定>实施办法》(送审稿)为例探究主体观点决策评估法在城市规划政策领域的评估应用;最后针对该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争议进行探讨,创新性的引入评估对照小组,同步进行同一文件的再评估,进一步对比分析评估结论,验证该方法的科学性、严谨性。希望通过本文对于主体观点决策评估法的应用研究,充实政策评估的方法论体系,同时为城市规划领域引入科学高效的决策评估工具,填补规划政策评估研究的空缺,对提升我国城市规划中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带来有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