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卵巢癌(Ovarian cancer)是常见的妇科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居于女性妇科肿瘤首位,超过70%的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肿瘤相关抗原(Tumor associated antigen,TAA)自身抗体是一种能够在临床症状出现的数月甚至数年之前检测到的可稳定地存在于肿瘤患者血清中的血清学标志物,而且不同肿瘤可具有不同的标志物组合,因此,其可作为早期诊断卵巢癌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蛋白芯片初步筛选出候选的TAAs,经过训练组小样本验证,然后再经过大样本验证筛选出最合适的截断值和最优的自身抗体组合,从而为构建出一组非侵袭性的适用于早期筛查卵巢癌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用本课题组基于138种癌症驱动基因定制的蛋白芯片筛选研究对象(17例卵巢癌患者和27例健康对照)血清中差异表达的蛋白抗原。2.收集来源于医院的新发卵巢癌患者血清234例,并按照年龄±3岁匹配来自于同期医院体检科的健康对照血清234例。3.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来检测训练组140例研究对象血清中10种抗-TAAs自身抗体的含量,采用秩和检验比较卵巢癌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10种自身抗体含量的差异,筛选出差异表达的自身抗体。4.使用另外一组独立人群(验证组,n=328)验证训练组中的存在差异的自身抗体指标,并通过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法、第95百分位数法、均数加两个标准差法、最大约登指数法等筛选出最合适的截断值以及最优的抗体组合并进行诊断价值评价。5.分析各个自身抗体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将自身抗体组合与临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CA125并联组合,评价联合检测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结果1.通过蛋白芯片技术依据不同筛选方法初步筛选出候选的10种TAAs(GNAS、NPM1、FUBP1、p53、KRAS、p62、IMP1、RalA、koc、survivin)。2.在训练组中,有6种抗-TAAs自身抗体(GNAS、NPM1、p53、KRAS、p62、IMP1)在卵巢癌患者中的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在验证组中,同样在卵巢癌患者中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诊断卵巢癌患者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6。3.在验证组中通过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法、第95百分位数法、均数加两个标准差法和最大约登指数法筛选出最合适的截断值为正常对照的第95百分位数以及最优的抗体组合为GNAS、p53和p62,诊断卵巢癌的灵敏度为53.66%,特异度为86.59%,约登指数为0.4024,符合率为70.12%。4.多个TAAs自身抗体联合临床传统标志物CA125检测比单独检测CA125或单独检测自身抗体组合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传统标志物CA125联合多个TAAs自身抗体组合的检测阳性率更高。结论1.基于蛋白芯片技术筛选出的GNAS、NPM1、p53、KRAS、p62、IMP1这6种TAAs可能为卵巢癌潜在的诊断标志物。2.单个自身抗体指标诊断卵巢癌的价值较低;当截断值取正常人群第95百分位数时基于3种抗-TAAs自身抗体(GNAS,p53和p62)建立的组合可以提高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3.并联检测CA125和多种TAAs自身抗体可以更好地检出卵巢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