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国际法院:1923—1926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ayy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战后,美国拒绝了《凡尔赛条约》和国联,重新回到了“孤立主义”。然而,由于历史原因,美国却无法回避与国联有着危险关系的国际法院。是否加入国际法院?以什么条件加入才能避免国联的强制和义务?围绕这两个问题,美国政治家们展开了长期辩论。1923年和1926年,先后出台了休斯保留案和斯旺森决议。文章第一部分介绍了休斯保留案从酝酿到提出的经过,分析了美国加入国际法院的原则:国际法院独立于国联,美国不承担国联义务,不接受强制,但必须享受和国联成员平等的权利。文章第二部分叙述了从“咨询意见”问题的出现到1926年1月23日“斯旺森决议”最终形成的整个过程。在休斯原则的基础上,斯旺森决议,尤其是关于“咨询意见”的第五条,完整而明确地表达了美国的国际法院政策。第三部分分析了国际社会对斯旺森决议的态度以及国际法院运动最终失败的结局。由于“孤立主义”的战略取向,美国的国际法院政策一开始就陷入矛盾:既想加入国际法院,又不愿受到任何强制,不愿承担任何义务。美国的政策在这种矛盾中发展到了极致,最终甚至不惜摧毁国际法院“咨询意见”这项制度,损害国联的职能,践踏国际机构的权威。1923-1926年美国国际法院运动充分揭示了“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的困境。
其他文献
在公路桥梁工程中,钻孔灌注桩应用广泛。在其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结合具体的公路桥梁施工实例,探讨钻孔灌注桩的具体施工过程,希望对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
我国现阶段正面临着如何缩小东、西、中部之间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差距、让国家经济均衡发展的难题,这与美国当年区域产业机构调整十分相似。美国在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的过程中,
<正>一、强烈的问题意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自那以后,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新世纪,中国特
<正> 由《汽车周报》与《中国信息报·汽车产业导刊》等新闻单位共同主办的"国产轿车销售和售后服务满意度调查"活动,日前在京揭晓。该项调查显示了国产轿车制造企业的销售、
确立电机和减速器的型号及各轴的运动参数是机器人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本文以码垛机器人为例,介绍如何通过ADAMS软件对机器人进行前处理、动力学分析及后处理,从
在《内经》肺朝百脉理论启发下,经合临床认为百脉(血)会聚于肺中。肺不仅主气也与血密切联系。据此提出肺病病理多瘀血的论点,治肺要适度活血的法则。故治疗在辨证基础上立法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在规模、结构和方式等方面形成显著的特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呈快速递增态势,根本原因在于企业投资主要由政府控制。相关分析对企业对外投资
构造煤是在构造应力作用下,煤体发生变形或破坏的一类煤,在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皆有分布。构造变形不同程度的改变着煤的大分子结构和化学成分,而且也影响到构造煤的纳米级孔隙
近年来 ,对发动机的高效率化 (降低燃费、提高性能 )和降低尾气排放的要求越来越高 ,作为手段之一的可变配气机构正逐步商品化。本文主要以配气相位可变方式和气门开启角、气
战略轰炸理论是二十世纪初创立的具有深远影响的军事理论,它深刻改变了战争的面貌,影响了各国军队的建设发展,受到空军指挥官们的热切追捧。意大利军事理论家杜黑是战略轰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