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的小学英语体验式学习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impeipe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响应新课标的要求,小学英语教学开始逐渐从过去注重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授转向对学习者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日常对话能力的训练。语言的学习需要良好的语境作为支撑,以“吸收型”(主要是阅读和听讲)为主的学习活动已经不能满足新课标对小学英语教学的要求,而体验式学习由于强调学习的体验感和操作性受到英语教学的青睐。体验式学习的要素之一是学习情境的创设,传统的体验式学习旨在尽可能地将学习与实践结合,主张“做中学”,一般适用于操作性和实践性强的学习内容。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化教学对学习情境有了新的要求,传统的体验式学习逐渐无法满足教学对学习情境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技术促进体验式学习的概念应运而生。在这一点上,AR增强现实技术因其具有的“虚实结合”的特点在众多媒体和技术中脱颖而出。近年来,增强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技术辅助教育发展的历史中,新技术的出现往往会给教育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增强现实因其独有的特点正在引起教育领域的关注。增强现实技术的种类很多,其中,移动增强现实由于操作简单、设备携带方便,成为增强现实技术走进课堂教学最受欢迎的一种形式。本研究致力于基于增强现实技术设计小学英语体验式学习活动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以检验效果,验证其对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者日常对话能力等方面的影响。本研究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第一,通过文献研究厘清AR(增强现实)、体验式学习以及小学英语教学三者之间的关系,阐述基于AR的小学英语体验式学习活动设计和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通过分析体验式学习和AR的特点,建立基于AR的小学英语体验式学习活动模型。第二,以小学英语听说课“How can I getthere”为例设计基于AR的小学英语体验式学习活动流程。由于教学实验的需要,笔者基于一定的需求分析,利用Unity3D、3ds Max等软件设计并开发出可用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AR软件。第三,使用设计好的的学习活动流程、采用实验法在目标学校对“基于AR的小学英语体验式学习活动”进行应用,实验组和对照组针对相同的学习内容、由同一名英语教师采用两种不同的学习活动设计流程来实施授课:实验组采用基于AR的小学英语体验式学习活动,对照组采用原有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学习活动流程。实验结束后通过测试题、问卷、访谈等的方式收据数据,主要测量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是日常对话能力)、学习兴趣以及对学习活动的满意程度差异,并通过分析整理回收来的数据得出结论。另外,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软件易用性”、“软件有用性”和“对软件的满意度”三个维度测量实验组学生对AR软件的接受程度。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本研究的结论:基于AR的小学英语体验式学习活动得到了实验组学生和教师的认可,并且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单词记忆和日常对话能力,同时对学习兴趣的提升也有积极的影响;实验组学生对AR软件普遍比较接受,认为软件简单易用,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
其他文献
在类似上海地区的饱和含水软弱地层,运用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可使基坑免予渗水有较大的自支承能力.
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互联网已经进入到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传统的固定台式电脑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人们随时随地能够运用互联网的需求,互联网已经进入到了移动互联时代。移动
车联网是智能交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何高效管理车联网中的海量资源,如何解决车联网中的数据信息实时传输问题,成为车联网的研究热点。云服务中心是车联网的大数据处理中心,因其距离限制,不能满足位置感知、低时延及移动性支持的需求。本文利用云雾计算相结合的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车联云雾网络体系(VCFS)架构,设计了一个“中心云-路侧雾-车载云”三级系统架构,充分利用整个系统的资源。在此基础上,系统的研究车联
C公司是一家总部设立在美国的CAE软件公司。作为中国区的分公司,其主要负责在华的市场、销售以及技术支持工作。伴随着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中国工业企业的数字化、智能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
在超大型曲线形地下室外墙施工中应用预应力技术来防止和消除墙体裂缝和渗漏.
新兴的建筑技术产品随着对外开放的实施而迅猛进入中国建材市场,有了这些条件,使建筑内外围护墙的使用功能与建筑装饰功能有效地融为一体,产生出现代城市的空间与环境设计.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成功指导中国革命、建设的理论基础。但由于当地民众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理解
基坑工程围护结构中排桩相互间的咬合在实际施工中难以保证质量;且工期较长.全套管法施工咬合排桩支护能够克服这些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