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干姜散调节肠道微生态的初步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63742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三味干姜散作为传统藏方,已应用于肝脏疾病的治疗,实验研究也表明其对各种肝损伤模型有保护作用,本论文基于肝肠相关理论,研究其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建立菌群失调联合肝损伤小鼠模型,观察三味干姜散对肝脏和肠道的调节作用;复制菌群失调小鼠模型,观察三味干姜散对肠道的影响;复制肝损伤大鼠模型,观察不同肝损伤病程肠道微生态的改变,进一步探讨肝肠相关理论,以及三味干姜的调节作用。方法:1.三味干姜散对菌群失调联合肝损伤小鼠肝脏和肠道的影响。在连续3天灌胃克林霉素后,给予三味干姜散7d,末次给药后1h皮下注射10%CCl4油溶液,16h后测定血清中肝功能酶ALT、AST的活力,同时在不灌胃克林霉素的前提下皮下注射10%CCl4复制肝损伤模型进行对比;HE染色法观察肝肠组织病理学变化;16Sr DNA测序法检测肠道菌群主要菌属的变化情况。2.三味干姜散对头孢曲松钠诱导的菌群失调小鼠肠道功能的影响。自由饮用0.5mg/m L头孢曲松钠溶液5d,复制菌群失调模型,连续给予三味干姜散7d取材,扫描电镜观察肠组织结构;16Sr DNA测序法检测肠道菌群主要菌属的变化情况。3.三味干姜散对CCl4诱导的肝损伤大鼠一般情况及肝脏功能的影响。采用40%CCl4油溶液皮下注射诱导慢性肝损伤模型,2次/周,共8周,造模第3周开始灌胃给予三味干姜散及阳性药(水飞蓟素、培菲康),分别在给药2周、4周、6周后进行取材。每周记录大鼠的体重,观察大鼠的毛色、饮水、进食量及活跃程度。通过肝脏指数、血清中ALT、AST水平、肝脏病理组织检查,观察三味干姜散对肝损伤模型的治疗效果。4.三味干姜散对CCl4诱导的肝损伤大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通过HE染色观察末端回肠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肠组织紧密连接相关蛋白Occludin和ZO-1表达。通过16Sr DNA测序法检测大鼠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多样性。5.三味干姜散对CCl4诱导的肝损伤大鼠Nrf2解毒信号通路的影响。通过ELISA法动态检测肠匀浆中LPS、TNF-α的含量。运用微板法检测肝脏总胆汁酸含量,Western-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Nrf2及其下游解毒酶NQO1、HO-1,胆汁酸外排转运体BSEP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三味干姜散对菌群失调联合肝损伤小鼠肝脏和肠道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肝功酶结果显示,菌群失调组、肝损伤组血清中ALT、AST显著升高(P<0.01),联合模型组ALT、AST水平显著升高(P<0.01);肝肠HE结果显示联合模型肝脏肝索结构紊乱,肝小叶细胞核消失或固缩,肠黏膜出现水肿;与联合模型组比较,三味干姜散可明显下调血清ALT、AST水平,恢复肝索结构,减轻肝细胞水肿,改善肠黏膜水肿及炎性浸润。16Sr DNA结果显示,门水平下,与正常组比较,菌群失调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水平显著上升(P<0.05),联合模型组柔壁菌门(Tenericutes)水平显著上升(P<0.05);与联合模型组比较,三味干姜低剂量可以显著下调变形菌门、厚壁菌门的水平(P<0.01)。属水平下,与正常组相比,菌群失调组、联合模型组拟杆菌属(Bacteroides)、Parabacteroide丰度显著上升(P<0.05或P<0.01);与联合模型组比较,三味干姜散及培菲康作用后,Parabacteroide水平显著下降(P<0.01)。2.三味干姜散对头孢曲松钠诱导的菌群失调小鼠肠道功能的影响。模型组肠绒毛呈扁平状,排列稀疏,局部绒毛有断裂、倒伏,杯状细胞结构破坏,三味干姜散高剂量和培菲康治疗后,肠绒毛形态变的饱满,排列紧密、整齐,可见杯状细胞。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肠球菌属(Enterococcus)、Robinsoniella的相对含量显著上升(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三味干姜散组肠球菌属(Enterococcus)、Robinsoniella的相对含量显著下降(P<0.01)。3.三味干姜散对CCl4诱导的肝损伤大鼠一般情况及肝脏功能的影响。各组大鼠体重随时间的延长有所增加,正常组增长最快,模型组增长最慢。肝脏指数结果显示,模型组随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大(P<0.05),和模型组相比三味干姜散作用后随时间的延长未见明显变化。模型组ALT、AST水平随时间的延长升高,ALT变化更明显。三味干姜散作用后ALT、AST水平随时间的延长显著降低(P<0.05)。不同时间段模型组肝组织均出现肝小叶结构紊乱,炎性细胞浸润、气球样病变,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肝细胞脂肪变性,肝小叶坏死程度加深,出现核固缩或消失,肝小叶完全被破坏,可见肝小叶中央静脉周围纤维组织明显增多。三味干姜散作用后可一定程度改善肝组织的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化程度,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药物对肝损伤的改善程度逐渐提高。4.三味干姜散对CCl4诱导的肝损伤大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各时间点模型组肠组织均出现肠黏膜上皮水肿、绒毛倒伏或脱落,肠间隙变大,随着造模进程的推进,呈现加重趋势。三味干姜散作用后,能改善回肠组织黏膜水肿及绒毛脱落现象。模型组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随造模时间的延长阳性表达量逐渐减少,三味干姜散作用后,可显著上调阳性表达量。16Sr DNA结果显示模型组物种丰度下降,多样性减少,三味干姜散治疗后物种多样性升高;门水平上,模型组厚壁菌门(Firmicutes)水平显著下降(P<0.05),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三味干姜散作用后,放线菌门水平显著下降(P<0.05),厚壁菌门水平显著上升(P<0.05)。属水平上,模型组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水平显著降低(P<0.05),拟杆菌属(Bacteroides)、粪球菌属(Coprococcus)、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萨特氏菌属(Sutterella)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三味干姜散作用后可显著上调乳杆菌属(P<0.05或P<0.01)的水平(P<0.05),显著下调拟杆菌属、粪球菌属、瘤胃球菌属、萨特氏菌属水平(P<0.05或P<0.01)。5.三味干姜散对肝损伤大鼠Nrf2解毒信号通路的影响。模型组LPS、TNF-α含量随时间的延长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Nrf2表达显著降低(P<0.01),下游解毒酶HO-1、NQO1表达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肝脏总胆汁酸含量显著升高(P<0.01),胆汁酸外排转运体BSEP表达显著下降(P<0.05)。三味干姜散作用后LPS、TNF-α水平下降;Nrf2、NQO1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肝脏总胆汁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BSEP表达显著增多(P<0.05)。结论:1.三味干姜散能改善菌群失调联合肝损伤小鼠模型的肝损伤程度及菌群失调水平,三味干姜散具有保肝和调节肠道菌群的双重作用。2.三味干姜散能改善菌群失调小鼠肠道病理及肠道菌群比例失调,三味干姜散具有调节肠道功能的作用。3.三味干姜散能减轻不同肝损伤病程肝脏功能、肠道病理、肠道上皮屏障的损害程度,下调肠道LPS、TNF-α水平;减轻慢性肝损伤大鼠肝脏胆汁淤积,调节慢性肝损伤大鼠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多样性,三味干姜散具有保肝和调节肠道微生态的作用。4.三味干姜散对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Nrf2解毒功能,上调解毒酶水平,增强胆汁外排转运体BSEP的表达,减轻肠道LPS、TNF-α的蓄积。
其他文献
腹板嵌入式钢-混凝土组合梁是一种新型组合梁形式。本文设计了腹板嵌入式倒T形钢-混凝土组合梁(WTSCB)和腹板嵌入式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WUSCB)。其中,WTSCB是倒T形钢上部开槽并嵌入混凝土翼板内形成的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梁;WUSCB是采用钢板冷弯成U形钢,并在U形钢板上部开槽嵌入混凝土翼板内形成的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新型组合梁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1)WTSCB省去钢梁上翼缘及栓钉
微表情是人们在不经意间自发的面部表情,更能表现人们内心真正的情感变化,是一种十分准确、有效的行为线索,因此在教育、审讯、测谎、反恐、临床诊断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是由于微表情自身持续时间短、动作幅度小的特点,其很难被人眼所捕获并识别,因此,实现自动高效地微表情识别具有重要意义。早期微表情识别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图像识别方法,不仅需要复杂的手工特征提取过程,而且识别准确率低,因此出现了基于深度学习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提高,旅游成为了新时代社会消费的主要方式之一。北京历史悠久,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是我国旅游出行的佳选。近年来北京游客量高速增长,给景区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北京旅游人数过多会严重降低游客们旅行的愉悦感,同时不利于北京景区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对北京的游客量进行及时快速准确的预测在当下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基于百度指数,采用时间序列和机器学习的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对北京A级及以上旅游区(点)
在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中,转子位置信号的检测是保证转矩控制的基础,进而实现永磁同步电机的高性能控制。传统的位置检测方式包括光栅编码器和旋转变压器。为了降低系统成本,无位置传感器的研究提出了多种无位置传感器的转子位置检测方案。然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无位置传感器存在很多不可靠因素。针对有位置和无位置传感器之间的矛盾,一种折衷的方案是采用开关型霍尔位置传感器检测转子磁场。本文采用开关型霍尔位置传感器的永磁同
弹性铜合金因其具有较高的弹性、良好的导热导电性以及耐腐蚀性,被广泛地应用到接插元件的制造中。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接插元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常用的接插元件用锡磷青铜因其固溶合金的特性,性能优化程度有限,而且加工成本较高,因此亟需开发稳定性高、加工性能好的新型弹性铜合金。Cu-Zn-Sn-Ni-Co-Si合金采用Cu-10%Zn为基体以获得较好的
目的:流行病学研究提示,生命早期应激(Early life stress,ELS)对人类的情感、行为及认知过程能够产生短暂或深远的影响。幼儿在早期暴露于不良的生活事件更易影响大脑的发育和稳态,甚至导致自身出现认知障碍或精神类疾病。母婴分离(maternal separation,MS)是指在个体生命早期新生儿出生后因某种原因被迫与母亲分开。正常情况下,大部分哺乳类动物在出生后一段时间内与母亲共同生
浮游动物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生物组成部分,处于湖泊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中间环节,在湖泊初级生产力转化和传递生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群落结构的稳定性对于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受五河和长江来水的影响,丰水期和枯水期周期性交替出现,水文情势复杂,造就了鄱阳湖复杂的水生态环境,从而使得鄱阳湖的水生生物多样性资源十分丰富。本研究以鄱阳湖的两个子湖泊——大湖池和沙湖
目的:研究五眼果在一维琼脂凝胶体系、HKC细胞体系和整体动物体系中对草酸钙晶体和草酸钙结石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一维琼脂凝胶体系,采用生物学显微镜观察法对所得的Ca Ox晶体进行表征,采用FTIR法对COM、COD晶体进行定性分析,采用XRD法对COM、COD晶体进行物相分析。2、HKC细胞体系,建立H2O2细胞损伤模型,采用MTT法检测药物对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采用比色法检测氧化指标MD
本课题为导师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项目名称:新型声敏剂二氢卟吩e6的声敏纳米脂质体给药系统及肿瘤局部药动学研究;项目编号:2014A020210022)的药效研究部分,课题组前期研究已确定了二氢卟吩e6磁性声敏纳米脂质体的处方和制备工艺,基于此,本研究首次建立二氢卟吩e6磁性声敏纳米脂质体(Ce6/SML)声动力靶向给药系统,并研究其体内外抗肿瘤活性。此给药系统给药后,脂质体可以实现二氢卟吩e6的持
目的:妊娠期中药的应用存在一定的普遍性。川芎是妊娠期使用频次较高的20味中药之一,目前尚未见有研究对川芎的胚胎毒性作出评价,因此,为保证川芎在妊娠期安全合理使用,需对川芎胚胎毒性进行系统研究。本课题根据胚胎毒性评价指导原则,通过体内实验(小鼠胚胎-胎仔毒性和致畸性试验,SegmentⅡ试验)对川芎的胚胎毒性进行评价,以及通过体外替代试验,利用小鼠胚胎干细胞实验模型,从细胞毒性和抑制分化的角度,对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