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嵌入式系统已经进入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手表、电话、手机甚至电饭锅里,都有嵌入式系统的身影。嵌入式系统小到一块芯片,大到一个标准的PC板,其种类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强,应用更加广泛。伴随着应用的需求,嵌入式系统经历了从单一应用系统到集成系统的变革,市场上出现了Windows CE、VxWorks等产品,但是,当前的集成系统大多局限于单机使用方式,从而没有充分发挥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及开发功能。伴随着Internet的兴起,分布式、协作式的开发方式将成为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使得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商面临机遇和挑战。 开放式软件体系结构是软件工程领域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软件系统的开放性包括资源的开放性、功能的开放性和系统的可扩充性等几个方面。开放式结构从诞生起已经经历了以资源为中心、以操作为中心等几个阶段,在引入面向对象技术和组件技术之后,又提出了面向对象的系统模型和基于总线的系统模型。总线模型以其具有的分布式和高效特点,为协作式网络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实现方案。总线模型在分布式环境中的应用得到了软件代理(Agent)技术的支持。 本文基于XML,对具有协作功能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的体系结构及其实现方案进行了重点研究,对平台的软件开发模型问题展开了较深入的分析和探讨。针对传统开发平台所固有的单机工作、无法协作与共享等缺点,将协作式软件开发思想运用到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的实现中,所提出的新型平台模型以开放式体系结构为基础,以XML文件作为信息交换中介,将现有开发平台软件结构的各个层次融入到统一的架构之中,使开发平台的各部分以客户/服务器的形式分布在网络上,并通过相互间的协作来共同完成嵌入式系统内核的生成工作。此新型平台克服了传统平台的缺点,提供了一个协作的开发环境,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效率。 本文作者在Linux系统环境下,成功地实现了上述模型中系统内核的分布式生成功能。 本文主要叙述了协作式嵌入系统开发平台模型的理论基础和实现过程。其中,第1章对全文作了总体概述;第2章介绍了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第3章介绍了分布式、开放式体系结构的概念、特点及应用;第4章介绍了XML语法与应用;第5章中,作者提出一个基于XML的协作式嵌入系统开发平台的逻辑模型,最后在第6章中,详细描述了在以Linux为服务器、Windows 2000为客户端的实验环境下,该协作式模型的主要设计和实现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