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增量式FHCAM的入侵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ok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网络信息安全正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入侵检测技术研究则成为Ⅱ业界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面对网络环境中各类攻击与破坏的与日俱增,我们急需一个良好的检测方法,使其对各种网络攻击行为都有较高的检测率和较低的误检率,并且具备自动识别新的异常行为的能力。 本论文从分析当前入侵检测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出发,对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技术进行研究,结合网络数据源的特征,提出了一种面向混合类型数据的增量式快速启发式聚类算法(增量式FHCAM)的入侵检测方法。它是一种基于无指导学习的、能快速识别网络中的正常行为和异常行为的检测方法,具备自动识别新的异常行为的能力。 文章首先介绍了入侵检测的相关理论,并对入侵检测技术的现状作了较深入的分析。另外还讨论了评测一个入侵检测技术性能的一些测度。 其次,介绍了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和几种常见的挖掘方法。其中着重对聚类分析算法和FHCAM算法进行了分析,指出了FHCAM算法的不足及降低其时间复杂度的改进思路。 最后,提出和实现了一种基于增量式FHCAM的入侵检测方法,使其在提高识别入侵行为的速度的同时保证了入侵检测的精确性和对未知入侵行为的自适应性,在实验环境中进行了测试验证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课题的主要特色和创新之处在于: (1) 根据网络数据集的异构特性,对数值型属性和字符型属性分别采用几何距离和相异度的度量方法,使得聚类算法能够处理异构数据。 (2) 对FHCAM算法进行了改进,降低其时间复杂度,明显提高了聚类速度。 (3) 提出和实现了一种基于无指导学习的增量式FHCAM的入侵检测方法,能快速识别网络中的正常行为和异常行为,并且具备自动识别新的异常行为的能力。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存储的数据已经不仅是一些简单的文字数据,还包括图片、声音、视频等数据。这些数据通常被称为大文本数据,是一种二进制大对象(BLO
近年来,一些数据密集型应用大量涌现,例如网络监控、电信数据管理、传感器网络等应用。这些应用需要对地理上分布的结点中多样的、大量的数据流进行实时的连续查询。这些数据
在移动IPv6中,无论移动节点当前在哪里接入因特网,始终都是通过其永久的家乡地址来识别该节点的。离开家乡网络时,每个移动节点都会获取一个转交地址来表示节点当前的位置,到
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全球化促使各国政府及科研机构致力于环境污染物的宏观环境行为研究,应用数学模型以及计算机软件技术模拟污染物在环境系统中的分布与归宿具有传统实验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传播媒介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视野。随着社会认知度的提高,与之相应的是各大高校艺术类考生数量的激增,这对
IP电话技术以其巨大的应用优势赢得了市场的青睐,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应用技术之一。世界上电信业和计算机业各大组织的积极努力,产生了现阶段用来构建IP电话的两大技术
2002年,国际对象管理组织(OMG)提出了模型驱动架构(MDA)。MDA的目标是把业务和应用逻辑与底层的平台技术分离。基于MDA及相关标准的平台独立应用能够在一些开放或者专有平台上
PACS(图像归档及通讯系统)是对医学影像资料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及显示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DICOM 3.0是应用于医学影像数据交换和通讯的主要标准。PACS是现代数字化
随着企业不断的发展,企业信息系统(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以下简称EIS)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同时也造成了企业需求的不断改变,这就要求EIS必须具有较强的可适应性。而在E
作为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领域的一个热点课题,图像识别被应用于公共安全、国防军事、农业和日常生活等许多方面。基于稀疏表示的分类方法由于其所具有的简单性和有效性在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