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对称位型中电子热输运的Fokker-Planck模拟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gan_l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冲击点火是由Betti等人于2007年提出的一种由激光直接驱动的新型点火方案,是将靶丸的点火过程与压缩过程分开,先将靶丸压缩成高密低温状态,之后用一个高强度的短脉冲激光产生一较强的冲击波往靶丸中心运动,提高中心区域的温度与压强,降低点火阈值,实现点火。冲击点火方案内爆速度较低,流体力学稳定性较好,放松了对压缩对称性的要求。点火脉冲的强度和加载时刻是冲击点火的关键所在。在冲击点火中,临界密度面和烧蚀波前沿附近的温度密度梯度较大,需要考虑电子的非局域热输运,流体理论描述电子热输运会出现偏差,这时候需要借助Fokker-Planck(FP)方程对物理过程进行描述。在论文中,我们首先将现有的Fokker-Planck模拟从一维平板位型扩展到一维球对称、柱对称位型,使模拟更接近于真实的物理模型,考虑不同位型下的电子热传导,分析几何位型对非局域热输运的影响;在球对称位型下分析冲击点火中的非局域热输运对烧蚀过程和激波的影响。  利用FP和MULTI两种程序模拟对比不同位型下高温等离子体的稀疏过程,讨论电子非局域热输运对稀疏过程的温度影响,发现在温度梯度较大的区域经典热流模型不再适用,需要考虑限流效应,并且在MULTI中采用时变限流模型要优于恒定的限流模型;而在稀疏波波尾由于超热电子的影响,在FP模拟中可以观察到预热效应。在等离子体中超热电子具有很长的平均自由程和很高的流动性,它们在空间中扩散开来,这样会消耗高温区域分布函数的高能尾巴,同时加强低温区域的高能尾巴,这样会使相空间电子密度的梯度低于麦克斯韦分布时的值,限制电子扩散流。对比一维平板位型和球对称位型中的热流计算,发现在球对称位型下等离子体稀疏过程中,限流与预热效应都变弱。也就是在稀疏过程中,空间的几何效应会减小电子热输运的非局域性。  为了考虑电子的热输运对于点火过程的内爆增压影响,我们首先利用MULTI流体程序对冲击点火过程进行分析,对比加载冲击波和不加载冲击波两种情况下对中心密度和压强的影响,发现在保证总输入能量相等的情况下,加载冲击波中心密度和压强得到大幅提升,并发现点火脉冲产生的激波与聚心之后的反射激波在主燃料区的内表面附近发生碰撞,产生一个高密高压区域继续向中心传播,这种情况下的点火效果较好。利用流体程序分析点火脉冲加载时刻对聚变产额的影响,确定点火窗口。由于在冲击点火中烧蚀面的温度梯度比较大,导致需要借助限流模型对热流进行修正,模拟在不同时刻、不同空间位置改变限流因子对点火结果的影响。限流因子通过调节热流而影响烧蚀速度和烧蚀压,对于激波的传播过程也有影响。  利用FP程序模拟激光烧蚀过程在不同位型中的非局域热输运,先用FP和MULTI模拟对比一个温度密度均匀分布的靶丸的在一维平板位型下的烧蚀过程,当激光强度较大时,激光能量在临界密度面处沉积增多,冕区靠近临界密度面附近会有一部分热电子向内运动,这部分的电子非局域热输运会造成冕区的温度降低。而在等离子体内部烧蚀波面附近的热电子速度较快,将烧蚀面前端的物质进行预热,热波前沿的温度变缓。并且由于几何位形的影响,在球形结构中,等离子体在激光烧蚀中的电子非局域热输运更明显,而在实验中靶丸一般采用球形靶,所以电子非局域热输运引起的预热和限流效应在激光烧蚀中更重要。而后在冲击点火中选取冲击波加载的典型时刻,分析非局域热输运对激波传输过程中的影响,发现电子的非局域热输运更有利于激波的传播和维持。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富勒烯C82和内掺金属富勒烯Ce@C82的几何结构,及C82、Ce@C82和[Ce@C82]-团簇的电子结构特性进行了分析。对于C82空笼而言,稳定性
J/ψ→γηππ衰变道含有十分丰富的物理内容,在ηππ不变质量谱上有四个明显的结构,质量分别在1.28GeV、1.40GeV、1.55GeV和1.80GeV附近.同时J/ψ辐射衰变到三个赝标介子
七十年代中国开始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系磁学室与中科院物理所合作多年,对VBL的产生、消失、温度稳定性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如:外延石榴石
随着激光技术的快速发展,实验中已经可以得到接近光学振荡周期的超短激光脉冲.此类脉冲的时间和空间部分在传输过程中会相互耦合、相互影响,从而带来一系列的新的传输效应,成
在研究非线性大尺度等离子体物理问题当中,电子和离子大的参数差异导致数值模拟过程中遇到计算机系统资源有限的困难.由此提出离子完全动力学和电子回旋动力学理论(Fki/Gke),
甚高频(Very High Frequency,VHF)容性耦合等离子体(Capacitively Coupled Plasma,CCP)具有密度高、离子轰击能量低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半导体芯片的等离子体刻蚀、太阳能电池
核子激发态的研究对我们认识物质微观结构和强相互作用性质有重要意义,目前重子谱的研究对人类认识物质微观结构起着非常的作用.但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缓慢,现有的研究结
托卡马克边界刮削层区的粒子输运,能量输运极大地影响聚变装置的可行性。在ITER上的偏滤器靶板热流的定标计算结果显示,按照目前ITER拟采用的运行模式,必须有额外的方法降低靶板
公元二零一七年,余于市中小铺,幽长深巷偶得一宝,归家。爱不离手,母上问物其何?惊觉,余空得宝,不详姓字,亦不解习性。宝既入手,而后二年,查之,观之,闻之,触之,结不解缘,特作此《鱼腥草记》。  草之始生,一寸之萌尔,而根、茎、叶具焉。自小露尖尖角,以至于连株成片者,生而有之也。其叶之薄,若轻纱素衣,边为锯齿,远望草色入帘青。茎,仅一指宽,嫩,易折,故采撷者得之叶茎,空缺根脉。然其根匿于土,韧而咸相
期刊
该文对偶氮苯聚合物的光记录特性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几部分的内容:第一,基于偶氮苯聚合物的光致异构和光致取向特性,利用两激光束,采用新的实验方案,运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