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市居住建设强度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err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适宜的建设强度是城市健康、有序、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提高开发强度是当前国内城市发展的普遍诉求,城市规划管理中,对建设强度的管控往往因为缺少科学的依据而刚性不足。研究城市建设强度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对于科学地设定城市的建设强度,促进城市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城市“精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城市建设强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以城市空间形态和建设强度相关理论为指导,采用比较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方法,构建了建设强度影响因素体系,并以杭州主城区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形成修正影响因子,为杭州城市建设强度规划和管理提供基础支撑,也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首先,通过对城市空间形态和有关建设强度理论的梳理,形成理性认知。第二,选取国内外案例城市的建设强度实践进行比较分析,掌握城市强度空间分布的一般规律。第三,以理论为指导,在总结国内外城市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建设强度影响因素框架。第四,以杭州市主城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运用空间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别对各因子与建设强度的关系进行考察,最后得到修正因子。通过上述的分析和研究,笔者得到如下结论与建议:1、城市建设强度分区首先应建立在对现状强度空间分布和强度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规划强度指标的设定应结合现状影响因子。2、杭州主城区实证分析表明,在宏观影响因素中,人口密度、土地单价与居住建设强度呈线性正相关,与到市中心距离呈负相关。在中观影响因素中,市级商业中心、文化设施、体育场馆、市级医院、轨道交通以及周边道路数量等因子对建设强度具有显著影响。在微观影响因素中,用地规模与居住建设强度具有显著的非线性负相关性。
其他文献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最后问世的一部重要手稿。自1858年创作完成到1953年第一个德文重印本出版,《手稿》实际上经历了“百年孤独”,将近有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既包括材料选用、使用效能、资源回收等方面,更包含建造或生产过程也纳入评判范围,考虑到在这个阶段中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小。工程的建造过程不仅是
市场微观结构的核心在于交易机制的设计,这直接决定着证券市场的效率。而做市商交易机制作为市场微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主要的发达资本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当今的冰雪旅游者不仅希望能获得冰雪物质上的满足,更加渴望能与自然冰雪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等进行全方位的接触体验,从而满足身心上的愉悦,增长和开阔冰雪文化知识、见闻和
目前,基于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特有的部分时间部分空间的建筑用能特点下的建筑节能基础研究较少;节能软件在计算该地区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优劣时,也是以计算每套住宅全空
<正>阿斯塔那墓地位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高昌区三堡乡,在高昌故城西北部位;哈拉和卓墓地位于高昌区二堡乡,在高昌故城北部及东北部位。以下根据所见到的考古发掘报
目的检测Pin1与CyclinD1蛋白和mRNA在胃肠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与GIST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Pin1与CyclinD1蛋白
中小企业创造了国家经济的大部分财富,中小企业虽然是国民经济的主角,但是和大企业相比,存在资源不足,管理水平落后,人员流动频繁等困难,直接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
针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弱化教师和课本的作用,增加学生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