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乒乓球被誉为我国的“国球”,削球型打法是乒乓球运动的主要打法之一。近些年随着世界乒乓球技术的迅猛发展,面对弧圈球的兴起,削球打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今如何过弧圈球这一关成为重点要解决的问题。要过弧圈球这一关,现在的削球手还需要继续加强削球基本功的训练,提高稳健性。只有具有稳健的削球技术,削球选手才能给对方的连续进攻造成很大难度,甚至可能增加进攻一方主动失误的机率,也为自己的进攻创造机会。纵观对削球技术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理论研究及经验研究上,不能够较为直观的表述,没有量化的数据做支撑。本文意在通过三维立体摄像解析获取正手削高吊弧圈球与正手削前冲弧圈球技术中的各项参数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找出各环节之间存在的差异及联系,以便为乒乓球正手削弧圈球技术动作的教学和训练提供理论及数据参考。研究结论如下:在正手削高吊和前冲弧圈球技术中,运动员下肢的运动主要是通过躯干的转动与上、下肢各环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使两侧髋、膝关节角度明显减小,下肢屈曲下蹲动;在挥拍过程中削高吊弧圈球其动量的传递更加充分,各关节的运动时间要长于削前冲弧圈球各关节的运动时间;正手削高吊弧圈球时球拍的运动方向以向下为主,此时的拍形角度后仰较小接近于垂直,挥拍速度较快,而正手削前冲弧圈球时球拍的运动方向以向前向下为主,此时的拍形角度稍后仰,挥拍速度相对较慢;正手削高吊和前冲弧圈球击球时间主要集中在球的下降前期,而削前冲弧圈球击球时间相对削高吊弧圈球更加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