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金融危机以后,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乏力,而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整体上发展较快,为推动全球经济的全面复苏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世界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金砖国家经济、金融发展势头依然强劲,但同时也存在着财富分布不均、收入差距的问题。因此理清金砖国家金融发展影响收入差距的具体机制尤为重要。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金融发展影响收入差距理论在金砖国家的适用性,另一方面为金砖国家金融发展和收入分配等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崭新的视角。 本研究选取金砖国家2000~2011年金融发展和收入差距的数据,分别运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和固定效应的面板回归模型系统深入地分析了金砖国家金融发展对其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既可以充分利用面板回归模型控制金砖国家异质性的优势,又可以利用分位数回归能够清晰阐述因变量----收入差距的整体分布的优势。结果显示,金砖国家金融效率和金融开放水平的提高、金融规模的扩大会在不同分位数水平下显著扩大收入差距,而金融结构的优化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其他控制变量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不尽相同,人口增长率显著扩大了收入差距,城市化率和政府支出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时正时负,实际经济增长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呈“倒 U”型特征,而固定效应的面板模型与面板分位数模型得出的结论有一些不同,说明了传统的固定效应的面板回归模型检验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考究。根据实证结论,提出了立足国情、循序渐进推进金融改革,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扩大政府转移性支出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的建议,此外,中国应该在加大对农村金融投入,平衡区域间发展,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