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AP-PCR进行皮肤癣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ul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任意引物多聚酶链式反应的方法对皮肤癣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和分型方法.方法: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提取基因DNA.利用任意引物OPAA115’-ACCCGACCTG-3’,OPD185’-GAGAGCCAAC-3’及二者的双引物对皮肤癣菌三个属9个种和孢子丝菌及白念珠菌共64个菌株(来自不同地区)进行任意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AP-PCR).所试皮肤癣菌包括毛癣菌属的4个种(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紫色毛癣菌);小孢子菌属的4个种(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粉小孢子菌及鸡禽类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结论:1.AP-PCR方法适合皮肤癣菌从基因分子水平上进行鉴定、分型的研究.2.OPAA11和OPD18引物,对皮肤癣菌的三个属均发现有固定的电泳带型及保守序列,属间、种间差异明显,提示该引物可用于皮肤癣菌的鉴别.3.用OPAA11和OPD18的扩增,不同地区的红色毛癣菌表现出不同的结果,提示用该引物扩增,可从分子水平上表现出红色毛癣菌的种内亚型,而且该方法有助于分型的研究.4.双引物OPAA11和OPD18扩增并未较单引物扩增具有明显的多态性.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择期行前臂或手部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入4组,在超声引导下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分别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营养状态,分析营养状态与体重指数、生化指标、血气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肺功能、
目的:探讨婴幼儿获得性声门下狭窄的临床病因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同时探讨该病的诊治方法,为婴幼儿获得性声门下狭窄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01月-2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 活性氧激活的NLRP3炎症小体在小鼠干眼发病中的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活性氧(ROS)在小鼠环境诱导型干眼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并确定
研究目的: PDT是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光敏剂使之产生有杀伤活性的自由基,杀伤细胞、组织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新型治疗手段。苯卟啉单环酸A(BPD-MA)是一种卟啉类新型光敏剂
近几年,一类称为"隔离子"(Insulator)的序列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从果蝇中的scs/scs、gypsy到鸡β-珠蛋白基因痤5端的高敏位点4(cHS4)-它能在两个调控程序不同的位点间形成屏
该研究应用《社会再适应量表》、《90项症状自评量表》、《产妇生活质量调查表》对119例正常孕妇进行调查和分析.并且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其中57例孕妇作为实验组,于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