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化进程加速了经济发展,但与此同时自然资源消耗量大大增加,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生态环境无法实现良性循环,直接影响了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人类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生产和发展的方式。小城镇上联城市、下接农村,是推进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更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然而,工业化在促进小城镇发展的同时,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由城市地区向乡村地区蔓延,如何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成为小城镇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采用案例研究与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生态小城镇建设和发展模式进行探讨。首先对生态小城镇的概念、特点以及相关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其次以南安市水头镇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基于生态理念从产业、空间、绿地模式三个角度提出水头镇的发展模式,然后对目前水头镇的建设作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水头镇生态建设一般,具体而言,经济生态建设程度较好,社会生态建设一般,自然生态建设较差。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水头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最后,借鉴国外生态小城镇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生态小城镇建设的路径选择:制定生态小城镇建设目标;遵循生态小城镇建设原则;建立生态小城镇评价体系;完善生态小城镇发展模式;加强生态小城镇建设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