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地区森林生物量遥感反演与时空动态分析 ——以贵州省为例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1981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与政策实施,体现了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也是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双碳”目标与陆地生态系统的建设与改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在区域和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水循环和辐射能量交换中起着关键作用,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森林生物量是森林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环境和气候模型研究中重要的因子,也是评估森林生产力和碳汇的一个重要参数,能够反映森林与环境间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关系,也反映着森林的经营水平和利用价值。准确地估算森林生物量是研究地球碳循环和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对进一步研究陆地生态系碳循环的不确定性、掌握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变化规律、降低温室效应、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贵州,作为中国喀斯特地貌最广泛发育的一个省份,碳酸盐岩分布广、面积大,植被生长环境相对恶劣,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也是影响包括生物量在内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喀斯特地区森林生物量遥感反演建模优化方法,分析喀斯特森林生物量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可以为研究区森林碳汇评价及交易提供基础数据,为区域生态规划及环境治理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贵州省为研究区,以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贵州省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National Forest-resources Continuous Inventory,NFCI)为地面实测数据,结合相应年份的Landsat遥感影像、MODIS遥感影像和Sentinel-1遥感影像等,开展了贵州省森林地上生物量(Above Ground Biomass,AGB,以下简称森林生物量)遥感反演研究,并进行了贵州省石漠化的遥感分类研究,定量分析了森林生物量时空变化和驱动因素。研究成果包括如下四个方面:(1)基于NFCI数据,利用MODIS遥感影像,提取了基岩裸露率、植被覆盖度、地表温度差等特征因子,分别构建了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o R)模型、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ed Vector Machine,SVM)模型,并提出了融合植被类型和季节时相差异特征的SVM优化算法,获得了2001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五期石漠化遥感分类制图。结果表明:Lo R、RF、SVM三种分类算法的总体精度分别为73.7%,78.2%和80.6%,kappa系数分别为0.608,0.672和0.707。植被类型和植被季节时相差异特征均与石漠化有着较强的相关性,优化后的石漠化遥感分类模型总体精度达到91.1%,kappa系数达到0.861。2001-2020年贵州石漠化空间分布呈现“西部重、东部轻、南部重、北部轻”的格局,期间石漠化得到持续改善。(2)基于NFCI数据,采用生物量转换因子(Biomass Expansion Factor,BEF)方法计算样地生物量,并结合一元线性回归方程、重心迁移、热点探测和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了贵州省1985-2015年样地生物量时空格局和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85-2015年贵州省样地单位生物量呈现上升趋势,从9.87 Mg/ha增长到28.47 Mg/ha,年均增长幅度为6.28%。其中乔木林地的单位生物量在1985-1990年从41.91 Mg/ha下降到35.95 Mg/ha,随后逐渐上升,至2015年达到55.46 Mg/ha。1985-2015年贵州省样地生物量显著增加占比29.3%,轻度增加占比25.8%,稳定不变占比34.4%,轻度减少占比9.1%,显著减少占比1.4%。1985-2015年贵州样地生物量重心由黔东南偏移至黔南,偏移轨迹总距离为54.1 km;样地生物量热点个数从1985年的195个增加到2015年的239个;样地生物量受地形和气候影响较大。(3)基于NFCI数据,利用Landsat光学和Sentinel-1雷达卫星遥感影像,提取波段值、植被指数和纹理特征,并引入森林冠层密度(Forest canopy density,FCD)对深度置信网络算法(Deep Belief Networks,DBN)进行了优化,采用提出的K-DBN模型开展了贵州森林生物量遥感反演建模研究,完成了1985-2020年八期贵州森林生物量反演制图。结果表明:通过K-means聚类分析,将研究区FCD分为稀,中和密三个等级,FCD有助于改进森林生物量遥感反演模型精度;在设置阔叶林(Broadleaf Forest,BLF)、针叶林(Coniferous Forest,CFF)和混交林(Mixed Forest,MXF)林分类型条件下,K-DBN模型相比于线性回归(Linear Regression,LR)、随机森林(RF)和DBN模型,均取得了更好的模型精度。(4)在森林生物量遥感反演制图和石漠化遥感分类制图的基础上,结合地形、气候和人文因素,开展了贵州省森林生物量的时空变化及多尺度驱动分析研究。本文采用基于全局最小二乘(Ordinary Least Squares,OLS)的向前逐步回归方法进行驱动因子筛选,提出了重心-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ravity-Multiscale Geographical Tempor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MGTWR)模型,对贵州森林生物量进行县域尺度驱动力时空分析;采用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 Weighted Regression,GWR)模型开展了网格尺度驱动力空间分析。结果表明:1985-1990年贵州森林生物量呈现下降趋势,1990-2020年呈现随年份增长而增长趋势,森林生物量的分布总体呈现“东南大,西北小,东北大,西南小”的格局。在县域空间尺度上,石漠化、海拔、日照和温度是引起贵州森林生物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在县域时空尺度上,石漠化、人口、日照和降水是主要驱动因子;在网格空间尺度上,石漠化、海拔、日照和降水是主要驱动因子。研究区东南部是各驱动因子表现较强烈的区域,而西部地区驱动因子表现较弱。
其他文献
针对钢铁企业订单呈现多品种规格、小批量趋势下的生产计划组织难点问题,充分考虑订单结构、设备、原料、工艺等因素,以钢铁企业生产计划为主线构建了钢铁企业智能钢轧一体化管控平台。平台以数据中心为支撑,融合工厂模型、业务模型,并集成算法求解引擎,以支撑订单计划、批量计划、生产调度等业务需求。在管控平台基础上能够实现钢铁企业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达到综合决策、协同优化的目标。该系统在宁波钢铁有限公司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通过深入阐述乡村振兴视阈下凉山州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问题,从强化政策措施落实、提升组织保障水平,加强良繁体系建设、提升良种化发展水平,加强种植结构调整、提升规模化发展水平,强化技术集成创新、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聚焦产业链延伸、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产业发展短板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凉山州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世界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机器学习和自主系统是当前人工智能复兴的主要特征。主要军事大国积极推动本国人工智能发展及其在军事上的应用,有核国家人工智能的军事化发展必然会向核作战领域延伸。当前人工智能在核作战体系中尚未有明确的应用,但已经表现出在核作战体系各个方面的应用潜力,其潜在应用将对未来核战争带来变革性影响。本文首先概述了主要有核国家人工智能军事化发展的战略政策,梳理了与核作战相关的应用情况;然后
文章针对传统超声波电源在实际生活应用中的缺陷,提出一种新型的超声波能量电源。该方法通过变化重量以改变能量、动态输出频率以及功率数值,同时利用超声波机器操作设备,使用超声波换能器相应动态反应网络的反应状态。通过MATLAB软件仿真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新的工艺,提供大量能量频带,大大提升工作效率,进一步说明了此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超声波电源中,对于我国超声波电源的发展意义重大。
本文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指明实现乡村振兴,要抓好美丽乡村建设,文中以盘锦市美丽乡村建设为例,分析了盘锦美丽乡村的建设实践,并从具体实践的视角,指出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并站在全省乡村振兴的战略高度,提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和展望。
<正>“即时零售”的本质,是基于技术体系的社会化分工大协作——既有供给侧的社会化商品供给,也有社会化的配送支持。中国电商从不缺概念,最早流行的是“网商”,2016年开始又有了“新零售”“无界零售”“智慧零售”。当下最火的是“即时零售”。
期刊
辽宁凌源地区已成为北方最大球根类鲜切花生产基地,其生产的东方百合销往全国各地。介绍凌源地区东方百合冷棚栽培和温室栽培模式,以及栽培、管理、收贮等技术要点,用以指导东方百合生产。
针对RV减速器可靠性分析的故障数据部分已知,模糊故障树无法反向推理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贝叶斯网络的RV减速器可靠性分析模型。根据收集到的故障原因及故障数据,建立减速器T-S模糊故障树,通过一定的映射规则将T-S模糊故障树映射为模糊贝叶斯网络模型。计算得到减速器根节点的重要度,进行减速器的可靠性分析,实现了减速器故障原因的正向推理,该分析结果可为提高减速器系统的可靠性提供数据支撑,为减速器的设计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EUS),、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对胃癌患者术前TNM分期的诊断价值,并对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12例,患者均接受EUS、MSCT检查,以病理学诊断结果 为标准,比较EUS、MSCT对胃癌TNM分期的准确性,并对影响两种检测方法 准确性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EUS对胃癌T分期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