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全球的金融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国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制度和法规不断完善,大力推进了金融一体化的进程。在此基础上,海外股权融资迅速发展,众多大型企业选择到海外市场寻求资金来源。这一行为受到了全世界的强烈关注,交叉上市成为国际范围内企业界与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现有的大量文献指出交叉上市行为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可以提升企业的治理能力,解决市场分割问题,减缓信息不对称,提高股票的流动性,降低流动性风险溢酬和投资者预期报酬,减小融资约束,最终使企业获得低成本的外源融资。但是很少有研究说明,企业利用这种方式改善融资条件后所获得的股权资金是否投入到盈利性的项目中带来公司的增长,企业扩大融资规模的最终结果是否存在信息不对称行为即揣测的恶意圈钱行为。本文通过学习、借鉴国外学者Dermiguc-Kunt和Maksimovic(1998,2002)和Khurana(2008)文中所利用的融资计划模型和回归模型,并加以修改以适应我国信息披露的特点,以1993年至2009年间成功实现 A+H 交叉上市(先在H股市场上市再回归A股)的40家企业为样本,采用非平衡时间序列的研究方法,实证检验交叉上市行为对公司成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交叉上市行为与企业股权融资所获得的增长具有正向关系,即企业成功实现境内外的交叉上市后,获得了低成本的股权融资,并将资金投入到盈利性的项目得到了更快的外源融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