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死之舞》是李斯特创作的唯一一首标题性钢琴协奏曲,他是受到霍尔贝因的41幅木版画《死之舞》和比萨墓园的壁画《死之胜利》的灵感启发而作。将近二十年里,李斯特进行了三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死之舞》是李斯特创作的唯一一首标题性钢琴协奏曲,他是受到霍尔贝因的41幅木版画《死之舞》和比萨墓园的壁画《死之胜利》的灵感启发而作。将近二十年里,李斯特进行了三次修改,于1865年进行首演。本文分为四个部分深度剖析这部作品的创作和修改过程,目的是为了以此来反映李斯特思想和观念,探寻他大量有关死亡的作品背后的意义。笔者用音乐学分析的方法,从社会文化角度结合作品本体进行分析。第一部分介绍《死之舞》的创作背景与动机,从社会文化层面探求作品中所携带的历史符号。同时也对影响李斯特的两幅画作进行一个详细的介绍。第二部分着重论述西方死亡观对艺术作品的影响,“死之舞”这种题材的文化由来,以及它在音乐作品中是如何呈现的。第三部分为《死之舞》整体结构和创作手法的研究,从音乐本体上,对李斯特采用两个主题的变奏手法创作的这首协奏曲进行细致分析,了解李斯特的音乐表达方式。第四部分从李斯特的人生观角度审视《死之舞》这样一部凝结了死亡观、宗教情结、人生理想的作品。十九世纪的欧洲风起云涌的大变革时代,成就了李斯特这样富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他大胆创新,勇于革命。《死之舞》所表现的并不是狭义上作曲家对死亡的看法和感受,而是一个时代命运的总结。在李斯特看来,死亡并不是终点,也并不可怕,它只是新的开始。生死轮回,新旧交替,唯有精神的升华将得到永生。
其他文献
随着花椒产业的不断壮大和花椒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窄行稀植及高大树冠形栽培模式已不适合当前花椒产业的发展。以渑池县花椒为例探索了一种新型省力化、高效化花椒栽培管
为了研究杏园果草复合对土壤动物及群落的影响,调查了果园内不同样点不同土层的土壤动物,利用所获得的土壤动物种类、个体数分析了土壤动物种群特征、数量变化及分布。结果发
郑州市动物园地势起伏,绿树成荫,湖光山色,是野生动物理想的栖息地和繁衍场所。近年来随着环境的逐步改善,园区栖息的野鸟品种数量越来越多,它们或春去冬又回,或秋去春又回,
内蒙古伊泰集团凯达选煤厂为了回收浓缩机底流中的粗煤泥,利用高频叠筛对浓缩机底流进行精确筛分分级,脱除高灰、低热值细泥,获得灰分低、发热量高的粗煤泥,经过压滤、干燥后
人类历史就其本质而论是变化、发展和进步。反映了人类历史过程的本质的历史进步观因而构成了现代历史意识的基础。本文探讨历史进步观刚出现时对西方历史编纂学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定向书写任务诱发生气情绪的有效性及生气情绪诱发后的时间进程;探讨被试认知重视、认知忽视、情绪抑制、情绪宣泄和简单重看五种情绪调节策略的指导语,对定向
引言 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难度较高,是奠定学生英语基础与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地引导学生提升自我英语水平,应用数字化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构建英语知识系统。数字化的技术,能够有效地促成这一目标实现,提升学习效率。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细致的研究,并且通过对学生学习需求的认识,应用数字技术展开教学活动,并使得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得到有效的提升。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