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论文通过根据应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并观察不同黄芪剂量的补阳还五汤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作用。 方法: 1.选用12只体重约2公斤的家兔,用随机分组法将实验家兔分为四组,即空白组、补阳还五汤高浓度黄芪组、补阳还五汤中浓度黄芪组、补阳还五汤低浓度黄芪组,每组3只。空白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其余三组分别以不同浓度黄芪的补阳还五汤灌胃,每日一次,连续7天。第8天进行活体心脏采血,离心后取上清。 2.用ECM培养基在37℃、5%CO2、无菌条件下进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 3.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补阳还五汤高浓度黄芪组、补阳还五汤中浓度黄芪组、补阳还五汤低浓度黄芪组;分别用相应的含药血清和阿托伐他汀进行干预,2小时后除了空白对照组以外的五组,每组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干预24小时后收集细胞、提取蛋白;应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每组PI3K、p-AKT蛋白含量表达,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经LPS刺激24h以后,模型组细胞PI3K、p-AKT蛋白表达较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经不同药物血清干预后每个治疗组细胞PI3K、p-AKT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其中西药对照组对蛋白表达下调最明显(P<0.01);补阳还五汤高浓度黄芪组在3个浓度组当中效果最佳。 结论: 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可以抑制由LPS刺激而激活的PI3K、p-AKT蛋白表达,进一步抑制下游炎症因子,从而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治疗和降低炎症的作用。三组不同浓度黄芪的补阳还五汤治疗组中,高浓度黄芪的补阳还五汤组效果最佳,这可能与“气能行血”的中医理论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