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明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共产党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从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战略任务,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核心部分的重要内容,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的、系统的基础性工作,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却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这种薄弱就表现在领导制度弱化、规章制度不健全、教育内容陈旧、工作方法单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数量不足且素质参差不齐、教育环境持续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上。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上述问题的根源主要是由于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不健全,工作无章可循,造成了做与不做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此外,还有部分领导干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农村经济条件差、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脱离群众实际等方面的原因。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对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就在于农村的稳定、农业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农村的文明程度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标志;而农民个人能否走向富裕也要取决于他是否解放了思想,认识了自己,掌握了科学技术。目前,党和国家对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经济条件已有改善,教育手段比过去增多,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已有了比过去要好得多的条件。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和完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制度,使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做到有章可循。要使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有完善的领导、调研、决策、布置、指导、评估和奖惩制度。同时要加大对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保证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有人去做。要集中最优秀的专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出适合农民实际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切实改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把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农民发展经济、学习知识与技术的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要下大力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干部的作风建设,抓好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的提高。还要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优化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