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出创业板对中小企业发展、对资本市场建设、拓宽投资渠道,以至于对保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历经10年的孕育,创业板终于在2009年10月30日开盘上市,但是上市首日全部28家企业暴涨100%以上,收盘价平均市盈率达111倍,这种种表现充分暴露了创业板市场的高风险,所以在创业板开板之初就对它的风险控制制度进行详细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和研究目的及意义,然后从创业板的概念、特点、功能和与主板市场的关系对创业板进行了一般分析。第三章和第四章将美国和我国在创业板运行方面的风险控制制度进行介绍对比:其中美国从纳斯达克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风险控制的基本制度(上市制度、交易制度、退市制度)、监管制度、纳斯达克的优势和经验等四方面展开;而我国从产生的历史背景、风险因素、风险控制的基本制度(同上)、监管制度等四方面展开。第五章从市场的角度介绍了我国创业板半年来的实际运行情况,其中将创业板与中小板的两个不同时期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以首批上市公司“神州泰岳”为例,分析其股价波动与信息披露、股东变化、分红方案等来揭示创业板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接下来第六章对我国创业板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在第七章提出了完善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对策。本文主要采取了比较分析方法和实证分析方法,通过与美国纳斯达克的比较总结了它的优势与经验,从而对我国有借鉴意义;通过对我国创业板半年来的实际运行情况分析,发现目前创业板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我们以后加强监管、完善制度建设提供依据。最后的结语介绍了主要的研究结论、本文的创新点、不足之处等,最后强调了完善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必要性,并希望在创业板以后的运行过程中,各部门能各司其职、投资者会更加成熟,共同为创业板的有序良性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