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儿童股骨干骨折占儿童骨折的1.6%。在美国年发病率为1/5000。因儿童骨骼的生理特点,即愈合快和塑形能力强,长期以来大都选择保守治疗。随着手术固定方法及固定材料的不断发展,近20年来的相关文献证实,手术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取得了显著进步。目前,临床可选择的固定器材有弹性髓内钉、单边外固定架和钢板螺钉等。因为儿童股骨干骨折手术方法的多样化,骨外科医生如何合理地选择又成为一个新的问题。为此,通过对弹性髓内钉和单边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希望能够寻找到一种比较好的治疗方法。
方法:
1、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自2005年3月~2010年5月间的56例手术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住院病例资料并随访,其中单边外固定架组29例,弹性髓内钉组27例,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12个月(6个月至24个月),所有随访病例术后2周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简称VAS)评估患肢疼痛程度;定期(分别于术后1D、8W、10W、3M、6M、12M、24M)行骨折部位X线检查;记录骨折临床愈合时间;骨折愈合允许负重后按Flynn JM提出的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记录随访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措施和最终转归。
2、按手术方式分两组,单边外固定架治疗组和弹性髓内钉治疗组。
3、数据处理
3.1统计学处理将两组病例年龄、性别、骨折部位、骨折类型,VAS疼痛评分结果,骨折愈合时间,分别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进行t检验,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两组之间比较,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3.2对两组疗效评定结果计算优良率;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
结果:
1、两组间年龄、性别、骨折部位、骨折类型用SPSS10.0统计软件方差齐性检验,无显著性差异。
2、术后2周患肢疼痛评分(VAS)、骨折愈合时间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术后2周患肢疼痛评分:弹性髓内钉组1.5±0.3,单边外固定架组4.6±0.8;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弹性髓内钉组9.5±1.1周,单边外固定架组12.8±1.9周。用SPSS10.0统计软件比较两组数据,两组病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3、单边外固定架组随访29例,6例出现膝关节屈伸障碍在5°~15°内,2例再骨折二次手术治疗,优良率73%;弹性髓内钉组随访27例,所有病例1-2个月开始出现骨痂,术后3-5个月下地行走,无下肢短缩、旋转及畸形愈合,优良率100%。
结论:对于儿童股骨干骨折弹性髓内钉固定术后骨折愈合早,对相邻关节功能影响较小,并发症少,早期即可缓解患者痛苦;而应用单边外固定架治疗时,固定钉穿过皮肤等软组织,导致长期局部疼痛,进而影响髋膝关节活动,限制了患肢的功能恢复。为此,建议选用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横形及短斜形股骨干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