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早发非肥胖糖尿病患者进行线粒体基因检测,有效地筛查出携带突变基因的患者,并探究此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家系特点,为提高线粒体糖尿病的诊断率并及早给予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收集83例早发非肥胖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这些患者进行61个已知基因突变位点的筛查,筛选出携带突变基因的患者,比较携带突变基因患者与未携带基因突变患者的临床表型的差异,并对临床疑似线粒体糖尿病的患者行二代基因测序及其家系行基因检测进一步验证。结果:(1)应用一代测序技术对83例早发非肥胖糖尿病患者进行61个已知突变位点的筛查,共42例(51%)患者携带线粒体突变基因,其中29例(69%)携带T16189C突变,其余突变位点有G3243A、G3316A、T3394C、T4216C、A4917G、A12026G、A1438G、T14783C、C16213T、T14216C及A4833G突变。与未携带突变基因患者组相比,携带突变基因患者发病年龄较早,BMI值较低,发病后启用胰岛素治疗早,多具有母系遗传史,C肽水平较低,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较早,部分患者除了糖尿病外,还可伴随听力受损、消化道症状等。(2)经基因检测及家系验证明确诊断携带G3243A突变基因的线粒体糖尿病患者6例,2例先证者母系亲属中共有4例携带G3243A突变基因,但尚未出现临床症状。6例先证者具有明显的母系遗传家族史,发病年龄较早,且发病后较早即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听力异常、便秘等。结论:在早发非肥胖糖尿病患者中,具有糖尿病确诊到启用胰岛素时间早、空腹C肽水平低、HOMA-IR低及较早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特点的患者,均应尽早行基因检测进行筛查。建议疑似线粒体糖尿病尤其是具有明显母系遗传史的患者直接行二代基因测序明确诊断,并对其母系亲属行一代基因测序进行筛查。对明确线粒体糖尿病的患者以及携带突变基因但尚未表现临床症状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多系统的临床检查,包括心脏、肾脏、听力及眼科等相关检查,及早、正确地给予干预及治疗,并定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