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物理课后作业是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发现问题,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从而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予以及时解决,帮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然而,在实际物理教学中,课后作业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其教学价值,其原因在于学生作业完成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贪玩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字迹潦草不认真完成作业、雷同率偏高存在明显抄袭现象等。上述问题的存在,无论是对教师的教还是对学生的学都会很大程度上造成影响,导致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因此,如何提高物理作业有效性,发挥其巩固知识、反馈信息的教学作用是有必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论文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再现”的特点,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学以及教育科研方法等学科的理论指导下,尝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问题再现”来提高物理课后作业的有效性,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实践中,主要运用了课堂提问形式的问题再现、课堂测试形式的问题再现和小组合作形式的问题再现。实践发现,不同形式的问题再现对于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成绩都起到了比较有效的作用。本论文根据对当前学生作业完成现状的了解,提出在教学中运用“问题再现”提高初中物理作业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同时对研究的意义与方法、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对“作业”、“问题再现”、“作业有效性”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为了更加科学的实践,笔者对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学的部分理论进行了分析,选择了新行为主义的强化学习理论、艾宾浩斯记忆理论与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作为本次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前初中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态度、对物理作业的态度、作业完成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以及作业完成过程中是否存在抄袭现象,并对其进行分析。在理论指导下科学的设计了不同形式“问题再现”的实施方案并进行实践,将实践后的学生测试成绩与实践前的测试成绩进行分析比较,分析“问题再现”是否有助于初中物理作业有效性的提高。最后对教学实践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对“问题再现”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思考与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