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通识教育的实践,在美国实施已有了近百余年的历史,通识教育课程在美国经过长期不断的改善和进步,目前已逐渐走向成熟。国内的通识教育相对来说由于起步较晚,还有待提高和完善。目前,在我国的高师音乐院校中对于通识教育部分还处在探索的阶段,关于通识教育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总结出来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是由于音乐通识教育在部分高师音乐院校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第二是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对于通识教育的整体的教学目标设置还不够清晰。大多都认为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具备扎实厚实的专业素质,从而忽略了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社会交往能力、审美情趣等各方面的综合培养。一个经过专业音乐院校培养过的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主修专业知识,如声乐,器乐、作曲等;还应该要包含其他的综合音乐素养,如:乐理知识,基础钢琴的弹奏及配弹,合奏与指挥,扎实的文化素养,综合的艺术文化等知识以及应对生活及社会中处理事情的能力。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从而推动者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新认识通识教育,重视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一种课程实施模式和教育理念的结合体。其目的是让学生的整体知识和综合素养得到提高,让学生不单单局限于自己所学的学科专业的知识,拥有更广阔的视野。而通识教育课程则是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提高通识教育水平的重要环节。本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来阐述,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研究缘由、意义以及本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简单地阐述了本文研究思路,并作出了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通过美国部分高校钢琴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我国部分高师钢琴教育专业的课程开设作对比,用通识教育的视域审视我国音乐教育中钢琴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和不足。第三部分是关于我国高师院校钢琴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及前景构想,阐述了部分我国高师院校现行的钢琴人才培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培养目标定位较低、教学上日益严重的“应试教育”倾向、实践环节相对薄弱,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等。针对这些问题引发对高师钢琴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以及实施部分对策。最后一部分是对整个论文的总结和展望,得出相应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