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遗传多样性是林木遗传育种的物质基础.但是,传统林木遗传育种主要考虑遗传增益,而忽视了林木遗传多样性问题,导致了一些严重问题的出现.现在,林木育种学家已经意识到,长期育种应以维持育种群体遗传变异为主要目的,以物种生物学、群体遗传学和居群生态学为理论基础.旱冬瓜(Alnus nepalensis D.Don)是云南省重要的造林、用材树种,但是林分退化相当严重,影响了该树种的利用价值,因此对其进行遗传改良非常必要.该论文运用RAPD标记技术对旱冬瓜种群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希望可以为该树种的遗传改良策略定制提供科学的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CTAB法成功抽提出符合实验要求的DNA样品.(2)建立了旱冬瓜RAPD分析技术体系:25ul反应体系中,含1×Buffer,1.9mM/LMgCl2,0.3pM随机引物,0.25mM/L DNTPs,1.25U Taq,20ng DNA摸板.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4min,然后执行40个扩增循环,每个循环中,94℃变性40s,36℃退火40s,72℃延伸1min.最后72℃延伸10min.(3)采用16个引物对分布于云南省的4个旱冬瓜群体共60个个体进行了RAPD扩增和分析,得出物种水平的多态条带百分率(PPB)为52.94%,Nei的基因多样度(Ht)为0.1268.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在总遗传变异中,群体内遗传变异占96.91%;POPGENE给出的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0751;物种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4)旱冬瓜属风媒植物,借助风力可将花粉传送到很远的距离.因此,各群体之间存在频繁的基因交流,这是群体之间的遗传差异非常小(3.09%,AMOVA;7.51%,POPGENE)的最重要原因.另外,如果在试验取样过程中再合理些,可能会使试验结果更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