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国内利用生活污水处理后的中水作为火电厂的循环冷却水已有应用,但将造纸中水直接回用于冷却水系统还没有先例,由于造纸中水水质比较复杂,对各种金属管材的腐蚀情况不明,某电厂新建的600MW的供热机组中拟使用造纸中水作为循环冷却水,本论文对几种常用换热管材在造纸中水的耐蚀性能进行研究,为新建电厂凝汽器的选材提供试验数据。试验采用的试验管材根据《火力发电厂凝汽器管选材导则》和目前工程上应用情况,选择最广泛使用的5种材料,它们是铝黄铜(HA177-2)、海军黄铜(HSn70-1AB)、白铜(BFe30-1-1)、不锈钢(TP317)、不锈钢(254SMo)。本文通过静态和动态试验确定它们的适用范围。试验分两个部分进行:静态试验和动态冷却水模拟试验。静态试验目的在于将上述所选用的5种材料在造纸中水中的耐蚀性进行定性研究,确定他们在造纸中水耐腐蚀性能。动态模拟试验根据静态实验结果,对耐蚀性能最好的两种材料进行,定量说明材料的耐蚀性能参数。静态试验采用德国ZAHNER Zennium电化学工作站进行,实验内容包括:极化曲线和阻抗等,在这个基础上附加上显微镜和盐雾试验等试验手段加以佐证。电化学试验的试验原液为造纸厂废水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的中水,为了更好模拟实际的腐蚀环境,在原液中加入0%、2%、4%、6%质量分数的NaCl进行一系列的试验,静态试验表明铝黄铜(HAl77-2)、海军黄铜(HSn70-1AB)、白铜(BFe30-1-1)三种材料的耐蚀性能比不锈钢(TP317)、不锈钢(254SMo)差。本论文针对拟建供热机组的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工况和设计的参数,自主设计并搭建了一套模拟电厂凝汽器的腐蚀环境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利用该系统进行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通过实验运行,效果达到了设计要求,能很好模拟电厂的腐蚀过程,达到设计的目的。结合试验材料的腐蚀过程,进行试验的周期是15天一个周期。对不锈钢(TP317)和不锈钢(254SMo)进行了动态模拟试验,从试验结果可以发现,在不加任何缓蚀剂和控制循环倍率为3的情况下,不锈钢254SMo的耐腐蚀性最接近凝汽器金属管材的腐蚀率小于0.005mm/a的要求,而TP317的年腐蚀率是254SMo的三倍以上。根据静态和动态实验的结果,本文的结论是,对于新建供热机组拟采用的造纸中水,凝汽器选材应优先考虑用不锈钢254SMo,其次才是不锈钢TP317,如果要用不锈钢TP317必须加入缓蚀剂,而铝黄铜(HAl77-2)、海军黄(HSn70-1AB)、白铜(BFe30-1-1)材料在造纸中水的耐腐性很差,不适合作为新建机组的凝汽器管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