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推动全国职工文体活动不断创新发展,在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由北京市体操技巧运动协会从国外引进的全健排舞作为新兴的全民健身项目将开始在全国推广。为了帮助全国各地区各行业基层单位推广和普及全健排舞,促进职工工间操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逐步建立起全健排舞骨干队伍,为举办各项迎奥运活动及系列比赛打下基础,2008年3月24日中国职工文化体育协会与北京市体操技巧运动协会首次在北京举办全健排舞培训班。从第一次举办到现在共举办了20多期全健排舞培训班,共公布了近300首曲目。全国各省市也陆续发展全健排舞运动,首先广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排舞运动主要在各中学、高校的教职工及师生推广,随后各地排舞运动也陆续开展起来并逐渐扩展到职工,并以职工运动会的形式出现,并最终举办了2011全国亿万职工全健排舞大赛,这是自引进中国以来第一次全国性大赛,2012年又举办了第二届全国亿万职工全健排舞大赛,更能说明排舞运动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已经遍及全世界,受到各个基层的热爱。本论文通过对两届大赛的比较分析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第二届的赛事举办单位数量上有所增加,更多的单位开始对排舞这个项目提供支持与赞助,这充分说明排舞运动越来越来受到广大人们的重视。2.通过分析可知,第二届参赛人数和参赛规模都超过了第一届,表现在参赛队数量、运动员人数、教练员人数、裁判员人数上。排舞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3.与第一届相比第二届不仅在项目上增加了单人、双人等多个项目,而且在组别上也更加的细化了,另外在曲目上选择范围也更加广了。这表明中华全国总工会等部门对规则的进一步要求。4.在奖项设置上第二届次又增加了很多奖项,目的是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5.两届大赛所参照的规则有一定的变化,第二届在第一届的基础上更加细化并且又增加了一些新项目。在团体项目的设置上又增加了单人、双人和趣味排舞项目,增加了比赛的可观看性;在组别上划分的也更加具体;在奖项设置上增加了很多奖项,如最佳背景色视频剪辑奖、最佳趣味排舞表演奖等;在评分规则上第二届比第一届更加具体、细化。总之第二届比第一届对比赛的要求更严格。6.在成套动作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总结:在上肢动作数量上,第二届大幅增加;在队形上,运动员的身体互动形式趋于多样化、内容更加复杂化。常用到的队形变化有三角形、直线形、方形等。两届排舞大赛中运用频率最高的两种队形是三角形和方形,占总队形变化的一半以上;在表现力上,两届大赛中青年C组更能体现内在精神气质与外在动作表现的完美统一;在服装服饰上,两届大赛都能突出不同的主题,第二届在服装搭配、化妆、彩绘等方面更是下足了功夫,吸引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建议如下:1.中华全国总工会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2.更多赛事举办单位应该积极地支持排舞运动,全健排舞也应该对更多的群体开放,从整体上推动排舞运动的发展。3.比赛项目及分组要更加的细化具体,使形式更加多样化,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4.通过设置更多的奖项,使它成为更多的人参加排舞的动力。5.对排舞规则进行进一步的修改,使其内容更加丰富,规则更加细化,总体上对参赛队要更高的要求。6.提高成套动作的编排质量,编排上肢动作时要求数量更加多样化,体现“新”——不断创新,突出“美”——排舞的表现价值。更加重视队形变化的编排,选择使用方面应该更加的多样化。进一步提高运动员表现力,从而保证成套动作完美完成的高质量,要根据排舞风格及运动员个人特点编排出适合运动员自身特色的极具艺术创造性、复杂多样性、欣赏性、成套动作,进一步提高成套动作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