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复发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m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复发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早识别、早干预及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乙脑复发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并进行病例配对对照研究,分析乙脑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1)流行病学:共收集乙脑复发患儿26例(26/314,8.28%),均在7~9月发病,首发年龄9个月~15岁,平均年龄6.4±4.5岁,以>6岁组的患儿最多(42%),绝大多数患儿来自农村(77%)。(2)临床特点:所有患儿初发时的首发症状均为发热,病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而乙脑复发时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多样,以精神行为异常(7/26,26.92%)最为常见,其次可见意识障碍(5/26,19.23%),不自主运动(4/26,15.38%)及运动障碍(4/26,15.38%)等。(3)实验室检查:初发时血常规大多出现白细胞计数及CRP的升高,符合乙脑外周血象特点;复发后白细胞计数及CRP则未见明显升高。初发和复发脑脊液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均有轻度升高,但复发后升高率有所下降(61.90%vs 25.00%和71.43%vs 58.33%);3例患儿(3/3)复发时脑脊液抗NMDAR抗体阳性。(4)头颅影像学:初发与复发时病灶以丘脑最多见,其次为基底节区,16例患儿在复发时(16/20,80.00%)出现新增影像学病灶或原有病灶范围的扩大。(5)脑电图:以全脑弥漫性慢活动增多为主,且复发时痫性放电率较初发显著增加(66.67%vs19.05%)。(6)治疗:经抗病毒和(或)对症、部分联合免疫疗法(激素和(或)丙球)。首次病程所有患儿病情均有好转,2例甚至完全缓解;复发后,出院时分别有20例患儿好转,4例无好转,2例病情加重。成功随访到13例患者11例预后良好、2例预后不良。(7)经对照研究,发现复发组和对照组在意识障碍程度及发热程度等影响因素间存在差异(P<0.05),且意识障碍程度为乙脑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乙脑复发并不罕见,复发阶段以精神行为异常、意识障碍、不自主运动等症状常见,如临床上出现上述症状新发或原有症状缓解后再度加重,应警惕乙脑复发可能,对意识障碍程度重的乙脑患儿应高度警惕复发的风险,早期识别,积极干预,以期改善预后。
其他文献
本文从两个方面讨论了加强军队院校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并从改革实验教学体制、加强实验室建设,开放仪器分析实验,CAI引入仪器分析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实验室开放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加强实验技能训练既能更深入与全面地理解理论知识、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又增加了正常教学以外的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次体验
【摘 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适时运用“激趣、启思、导疑”,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最关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好奇和求学的状态下,这样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
项目位置效应指在一个测验中对某一项目或题目的反应依赖于该项目或题目在测验中所处的位置。已有研究发现,在成人的流体智力测验中存在项目位置效应。流体智力作为人的核心思维能力,是心理学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普遍的观点认为流体智力测验所测查的能力具有同质性,但项目位置效应的存在表明流体智力是由具有不同特征的两个成分组成。两种不同的成分有着各自独特的性质,可能在与其他心理变量的关系中呈现出不同的结果。执行功能
沥青路面翻修过程中,废旧沥青混合料的再生利用不仅能大大节约沥青、石料等资源,而且能保护生态环境,符合我国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已有研究表明,通过新、旧沥青与一定
研究一种实践教学方法及其设备。该实践教学方法及其设备能在实验室运行,用于开展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实践教学,内容与当前生产制造水平相适应,学生能够动手参与并实际操作。通过教
核电站建设通常分为两大部分:核岛和常规岛。常规岛是维护核电站运行人员的工作间,其中最关键的部位是汽轮机基础结构,用于承受机器荷载。因此对施工裂缝要求严格,属于大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