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A1、RPA2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来源 :徐州医学院 徐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qianlo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RPA1、RPA2在人肝细胞肝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0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肝组织中RPA1、RPA2进行测定;并对40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乙肝感染、病理诊断、临床肿瘤TNM分期等临床资料收集、整理、分析。  结果:RPA1、RPA2表达于肝细胞肝癌组织以及癌旁正常肝组织的细胞核;肝细胞肝癌组织中RPA1、RPA2表达水平均高于配对的癌旁正常肝组织(P<0.05)。肝细胞肝癌组织中RPA1、RPA2表达水平与肝细胞肝癌患者的年龄、性别、乙肝感染、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无关。肝细胞肝癌组织中RPA1、RPA2表达水平与肝细胞肝癌患者的肿瘤T分期、病理分级相关。  结论:肝细胞肝癌组织中RPA1、RPA2表达水平均高于配对的癌旁正常肝组织;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的RPA1、RPA2高表达与其肿瘤T分期、病理分级密切相关,其有可能作为判断肝细胞肝癌恶性程度、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和临床治疗的重要靶蛋白。
其他文献
目的:编制喉癌术后生存质量量表,使用该量表分析喉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  方法:根据WHO对于生存质量的定义以及生存质量量表的编制原则及程序,建立条目池,使用主观
致善教育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徐州市大学路实验学校优秀办学经验在新时代的生动表达.作为一种办学理念,致善教育是尊重教育教学规律,让每个生命主动发展,塑造真、善、美人格,
目的:通过检测粪便钙卫蛋白在大肠癌、大肠息肉(腺瘤性、炎性、增生性)及正常人群中的含量,并结合血清肿瘤标志物CEA水平来探讨联合检测粪便钙卫蛋白和血清CEA在大肠癌、大肠息
目的:探讨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的诱因及临床预后评价。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9月期间于石家庄市第五医院及本省内4家传染病医院
目的:应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消化道肿瘤和甲状腺肿瘤血清及组织标本库,用于后续实验研究。明确瘦素在消化道肿瘤及甲状腺肿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变化及与体质指数及血脂水平的关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酸敏感离子通道1a特异性阻断剂PcTx1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组,缺血再灌注(C)组,PcTx1处理组(又分为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