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反硝化聚磷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新工艺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j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法同时脱氮除磷工艺一直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反硝化除磷技术的出现,及其对脱氮除磷机理深入的研究,确定反硝化除磷技术是利用一类反硝化聚磷菌(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Bacteria,DPB)进行同时脱氮除磷;与传统的生物技术相比,在氮的去除率相同条件下,反硝化除磷技术中的碳源发挥了“一碳两用”的功能;其生物特性机理的关键在于当微生物菌群处于缺氧状态下,能够以硝酸盐氮为电子受体,同时吸收大量磷。本课题意在探索一种反硝化聚磷菌在悬浮填料上的培养驯化和考察不同曝气量对脱氮除磷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在恒定曝气量下,通过调节C/N/P比例,观察COD、NH4+-N、TN和TP的变化规律,并考察分析了在驯化初期、中、稳定期阶段主要污染指标COD、氨氮、硝酸盐氮、总磷的变化,进一步应证了反硝化聚磷菌脱氮除磷生化机理,为这一工艺中能达到更好的脱氮除磷效果提供控制参数。本课题采用基于反硝化聚磷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新工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首先要解决的是填料启动挂膜的问题。以广州沥窖污水处理厂二沉池中的活性污泥为培养驯化种泥并采用连续进出水方式。废水从高位水箱靠重力流到反应器,出水进入二沉池。试验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为6h、悬浮填料填充率为40%时,在不同C/N/P比率条件下,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对COD、NH4+-N和TN去除性能好且稳定,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0%、94.8%和62.39%以上,而TP的去除率受C/N/P值影响较大,当C/N/P的比值为100/10/1.8时,平均去除率达到58.03%。一定的溶解氧(DO)质量浓度能保证反应器中COD、NH4+-N高效稳定的去除,同时是TN和TP同时去除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反应器中最佳DO值约为3mg/L。由于附着在悬浮填料生物膜内部存在厌氧、缺氧微环境条件,在反应器中存在少量的反硝化聚磷菌(DPB)。同时用静态实验来估算DPB在聚磷菌(PAOs)中所占比例。厌氧释磷后,系统中污泥表现出较好的好氧吸磷性能,且为6.64mg/(gMLVS S)。缺氧吸磷为0.42mg/(g MLVSS),DPB在PAOs中所占比例约为6.33%。由此进一步证实附着在悬浮填料生物膜内部确实存在厌氧、缺氧微环境条件,只不过这个微环境不充分。系统中TP的去除主要是以O:为电子受体的PAOs,而DPB仅仅占一部分。
其他文献
那是怎样动荡的一年  又是何等非凡的一天  在祖国沧桑的怀抱中  在民众焦虑的渴盼里  南湖 这片盛满乳汁的汪洋  托起红船的昂扬  点燃烟熠的灯光  孕育了撒播祖国山河的火种  ——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那星星之火腾烧的火炬  映红了九州山岳的天空  点亮了爱国赤子的信念  尽管几度熄燃  几度枯荣  有多少赤子高擎这火炬  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磨砺  穿梭抗战救国的漫漫硝烟  吹响建立新中国的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