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守望与城市文化冲突下的精神救赎——论李佩甫对进城乡下人命运出路的探寻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xiaomi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以来,乡下人进城成为一股迁徙潮流,随之而来的是反映乡下人在城市中的生活状态的文学作品不断涌现,丰富着当代文学的殿堂。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河南乡土作家,李佩甫创造了一系列的进城的乡下人中的“成功者”形象,按照乡下人进城方式不同,主要分为通过婚姻入城的乡下人、求学入城的农裔知识分子、参军入城的农民军人、做官提干进城的乡下人。他的作品展示了乡下人在城市中,面对物质与权欲、道德与情感、精神与灵魂的漩涡中挣扎的状态,探寻进城乡下人悲剧命运的出路,寻找情感的回归与精神家园的重建成为李佩甫的有益尝试,显示了作家的良心与责任。  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缘起、研究现状、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阐述李佩甫小说文本中一系列的进城的乡下人“成功者”的形象,按照进城途径方式不同,主要分为通过婚姻入城的乡下人、求学入城的农裔知识分子、参军入城的农民军人、做官提干入城的乡下人四大类,本章用四节的篇幅来分析这些“成功者”在城市的生活状态,透析进城的乡下人的心灵世界。  第二章阐述这些“成功者”的成功是表面的,他们的命运其实是一种悲剧,并分析他们悲剧命运设置的原因。第一节分析中原地区乡下人所处的传统与现实的生活环境催促着乡下人进入城市,进入城市后,城市的生活规则使得乡下人的人格发生着分裂,精神处于一种迷离的状态,他们进城的命运其实是一种悲剧。第二节分析作家对乡下人进城悲剧性的设置是基于社会现实的悲剧性、作家乡土记忆下的矛盾书写两方面的原因。  第三章阐述李佩甫面对在对待进城乡下人的命运出路的问题上,李佩甫更愿意在精神的层面上进行解答。第一节基于进城乡下人精神迷离的现状,作家在作品中探寻乡下人的精神出路,寻求情感的回归与精神家园的重建。第二节对李佩甫的小说创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重提作家写作的良心与责任。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分析韩语代名词,并与汉语代词做比较。我们把韩语代名词分为“人称代名词”、“指示代名词”、“再归代名词(反身代词)”、“不定称代名词(疑问代词)”,分别描述各类韩
中国社会历史第二次大变动从技术体系到价值体系的总体性现代转型最根柢地表现为民族生命本体的形而上现代重构。这种生命重造旨在摆脱中国社会历史第一次大变动之后延续两千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