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催化的Ullmann反应的新策略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iji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催化的Ullmann偶联反应是合成芳基胺、二芳基醚或硫醚类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本学位论文中,我们探究了新的铜催化体系,在不加辅助配体、以水为溶剂等温和条件下的Ullmann偶联反应。本论文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四部分:一、在不加有机辅助配体的条件下,Cu(OAc)2·H2O催化的含氮杂环的氮芳香化反应。我们研究了Cu(II)盐与吡唑溶剂热原位反应得到的吡唑基Cu(I)配合物催化含氮杂环的氮芳香化反应。以Cu(OAc)2·H2O (1mol%)为催化剂、Cs2CO3为碱、DMF为溶剂,Ullmann C-N偶联反应在110oC下进行,高产率地得到了相应的产物。相比较目前报道的此类反应,本实验Cu(OAc)2·H-2O催化剂的使用量是最少的。二、席夫碱促进的铜催化的Ullmann C-O、C-N、C-S偶联反应。以Isobutylidene-pyridin-2-yl-amine为辅助配体,CuI为催化剂,Ullmann C-O、C-N、C-S偶联反应在100oC进行,并高产率地得到了相应的目标产物。三、CuCN催化的含氮杂环与芳基苯硼酸的Ullmann C-N偶联反应。水为溶剂,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CuCN可催化吡唑或咪唑与芳基硼酸的偶联反应。该方法不需加碱,反应简单温和。四、吡唑基铜(I)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三个含有吡唑配体的铜配位聚合物[Cu(pz)]n(1),[Cu3(μ-pz)4K(18-Crown-6)]n(2)和[{((Phen)Cu)2(μ-CN)2}{Cu2(pz)2}]n(3)。化合物13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表征,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并研究了它们的荧光性质。
其他文献
阐述体育馆用木质地板应具备的基本特性和DIN 18032-2中所规定的六项主要功能指标,介绍体育馆用木地板的主要结构类型,为我国体育馆用木质地板的研究、设计、制造、铺装和应用
针对移动图形处理器对高能效和灵活性的需求,提出一种可重构背面剔除单元的设计方法。根据背面剔除算法的不同实现形式,采用可重构阵列结构,通过4×4个多核处理单元对乘
汽液平衡数据是化学工业发展新产品、开发新工艺、减少能耗、进行三废处理的重要基础数据之一。化工生产中的精馏、冷凝和蒸发等分离过程设备的改造、设计与革新以及对最佳工
液体酸催化剂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催化剂,广泛的应用于化学工业中。他们具有酸性强、价格低廉、催化活性高等优点。然而,液体酸产生的废液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催化剂与反应体
钛硅分子筛(TS-1)膜做为一种优异的膜材料,不仅具备无机膜材料良好的热、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而且具有沸石膜材料独特的孔道结构,钛元素的引入还使其具有了优异的择形催化活
现代教育已不是“一块黑板、三寸粉笔、七尺讲台”就能够满足的,可以说,它开始摒弃这些,并以前瞻性的眼光跟进时代的步伐,开始了一场黑板向具有现代化标识之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过渡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58亿,占总人口的11.4%(1)。为解决城乡居民老年后的养老问
研究背景糖尿病足溃疡(Diabetes foot ulceration)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目前,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主要手段是创面换药及护理、下肢大血管重建及
近10年来,消化系统疾病在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In the past 10 years, digestive diseases have made
本文介绍了黄瓜常见病害的种类及发病症状,并总结了黄瓜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