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产品的开发速度不断加快,生命周期不断缩短,消费者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市场上产品的丰富度越来越高,产品之间潜在的可替代性也在不断增强,这对企业的运营和库存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管理实践中,面对市场不确定的复杂需求环境,为了尽量降低产品的缺货和过剩风险以及因此导致的顾客流失和资金积压等风险,决策者在实际决策过程中常常表现出或保守、或激进等非绝对理性现象,其个人认知、管理经验以及风险偏好等主观因素会直接影响最终的决策行为,这使得可替代产品的库存管理问题变得更为复杂。目前对于可替代产品库存问题的研究多为在风险中性假设条件下单纯研究产品之间存在缺货替代关系时的订货问题,而将决策者的风险偏好、产品同时具有竞争和替代关系下的订货与定价等问题综合考虑的研究并不多。首先,在已有的相关研究基础上,本文对产品替代性的表现形式和相关关系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可替代产品同时存在竞争替代和缺货替代下的需求关系。然后,本文讨论了决策者的有限理性行为和风险厌恶偏好的关系,引入了缺货厌恶因子和过剩厌恶因子来描述决策者的风险厌恶偏好,分析了缺货厌恶因子和过剩厌恶因子对库存决策行为的影响。其次,在前面的分析基础上,本文针对不同可替代产品归属的库存决策主体可能不同的情况,分别建立了集中型决策订货模型和分散型决策订货模型。其中,集中型决策订货模型主要针对一个零售商销售两种可替代产品的情况,零售商通过决策两产品的最优订货量以达到期望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分散型决策订货模型主要针对两个零售商分别销售两种可替代产品的情况,零售商之间形成竞争博弈关系,每个零售商独立决策自身产品的最优订货量以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在不同决策类型下,本文分别证明了零售商最优订货量的存在性,分析了零售商的不同风险偏好、偏好程度、缺货需求转移率、产品的价格成本残值等因素对零售商订购行为的影响,并对上述两种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本文考虑在某些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价格调整来一定程度上调节自身供需相匹配的情况,对可替代产品的缺货替代价格折扣问题进行了拓展研究,探讨了不同价格折扣对产品缺货时的需求转移和订货量的影响,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了对可替代产品库存决策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