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主要是寻找适合开展语文综合实践课程的最适合的课堂模式(教学方式),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渗透到语文学科的不同课型中,使任何一节语文课堂都能让“学生动起来”,从而实现高效教学。根据新课程标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定位,学科内的综合实践课程应该是在老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为学生创设延展性的活动条件,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去参与,并获得自主发展和能力提升。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科提出新的要求,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改革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使之培养具备发展的人文素养、创新思维、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并具备包括听说读写、表达交流、阅读理解在内的语文技能,可以提高现有资源搜集、整合、处理信息的能力。当前,就以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地区为例,从学校指导、学生已有素质、教师能力等方面来实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然而,已有进行的课程实施重形式忽略过程、重结果展示忽略个人经验的成长。面对这样的现状,需要从教师、学生、学校、课程等层面来寻找适合的方式解决。本论文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要求,并在传统语文课堂中经过反复探索,不断积累经验发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转换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寻找更宽阔的教学环境,给与学生大量的实践可能,从而推进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协调发展,这也是笔者进行本研究的初衷与价值。对国内外该究现状做了系统的梳理,了解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发展的历史渊源;又详细分析了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教师、学生乃至课程发展都有重大的研究意义。并以康巴什新区各小学作为研究对象,从语文教师接受课程培训情况、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等地区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寻找制约康巴什地区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程的因素做了实例解读;由此对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的策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