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油是当前世界最重要的基础经济资源,处于几乎所有产业链的顶端,其价格波动会牵动各种商品的市场供给与需求。我国是石油消费大国,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石油的供需缺口将越来越大,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影响也日益突出。因此,十分有必要分析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各个领域市场的影响程度。本文探讨的是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油菜市场的影响。油菜种子含油量丰富,油份约占种子干重的35%~45%,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和蜜源作物之一,发展油菜生产有很大的经济意义与社会效益。有些文章揭示,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与石油价格息息相关。林卫龙在文章里提到,原油价格如果上涨5个百分点,农业产业成本上涨1%;原油价格如果上涨10%,农业成本上涨2%;原油价格如果上涨20%,农业成本将上涨4%。本文的写作意义在于分析在石油价格波动背景下,农资投入成本的相应变化所导致的油菜籽以及相关农产品的变化情况。文章外生引入石油价格的预期走势,仿真推导油菜籽等农产品市场的变动趋势。本文所要建立的模型是基于IMPACT模型所建立的,另外借用陈永福的《中国食物供求与预测》(2004)所选用的模型作为参考,建立局部均衡预测模型。文章定义油菜、小麦、水稻的竞争关系下衍生的总产出函数。通过目前国内已有学者进行的相关分析,外生引入EIA对石油发展的预期,以及一些转化系数;另外建立农资成本与石油价格的关系式与主要食品需求函数;然后考虑市场出清。最后利用GAMS软件操作,预测价格变动情况。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里面所收录的关于2008年世界能源展望数据显示,从2008年至2017年,低价位石油价格预测将以平均每年3.86%下降,而高价位石油价格预期将以平均每年5.97%上升。模型结论预测,在低价位石油背景下,油菜籽与菜油价格的平均每年下降比例分别是2.3%与4%。另外,油菜籽的种植结构将有一定的调整,会出现下滑的趋势,预期2010年将跌破800万公顷关口,2017年701.55万公顷,从2007年开始,以平均每年1.8%的百分比下跌;油菜籽单产以每年2.33%的比例递增;菜油的产量逐年提高,至2017年达到560万吨左右;我国菜油年人均消费量有一定的提高,从2006年的3.2千克左右上涨到2017年的3.7千克。高价位石油背景下,油菜籽、小麦等农作物价格将以每年4.9%上涨;油菜籽种植面积将以每年0.2%比例增大。低价位石油价格预测下的小麦与水稻的种植面积近几年并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在10年内,水稻的种植面积将下降0.56%,小麦的种植面积将下降9.4%。水稻的单位产出不大,主要集中6.24-6.25吨/ha之间;小麦的单位产出每年有一定比例的提升,从2006年的4.28吨/公顷增长到2017年的5.19吨/公顷,增长比率为21.26%。两种农作物的净进口都在不断的减小,主要是因为国外的价格呈上升趋势的原因。在食品需求方面,2006-2017年之间,水稻的人均年需求量下降了10.45%,小麦的人均年需求量下降了1.54%。高价位石油价格预测下的小麦种植面积将会以平均每年0.88%价格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