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开展的“全国高中英语教学调查研究”(1998~2000)的结果说明:目前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在大面积提高质量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外语教学中所取得的成绩与我国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进程极不相适应。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外语教学方法还很陈旧、还比较落后,我们的外语教学被动多于主动,灌输多于启发,这些方法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他们自主发展与独立人格意识的形成。掌握一门外语,必须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英语教师必须对学生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训练和提高。听、说、读、写既是英语教学的目的,又是英语教学的必要手段。 但是多年来,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一直借用国外的英语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在听说读写之间要么强调读写而忽视听说、要么强调听说而忽视读写,忽视了四者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另一方面,高考试题仅仅是笔试,这在客观上促使中学英语教学过多注重提高学生的笔试能力,却忽视甚至放弃了听说训练。结果,中学英语教学的时间多花在读写方面以便提高应试能力,因此挤掉了听说训练(自2003年全国高考增加听力测试以来,听力训练有所加强,但重视程度并不够)。这极不利于学生英语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培养和提高。在英语教学上,必须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正确地处理听、说、读、写的关系,寻求一种符合我们实际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收效。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提出了英语听说读写循环教学法。它是指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师生通过每节课的听、说、读、写教学活动循环进行的方式,促使学生将所学的英语语言知识迅速转化为技能,进而使学生尽快具备听说读写实际运用英语能力的一种英语教学方法。它的特点是:每节课围绕一个题材,通过进行包含了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多次循环训练,使语言材料得到多次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循环反复,知识和能力呈现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趋势,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素质,有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通过两轮六年时间的英语听说读写循环教学法实验研究,在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同时,我们建构了英语听说读写循环教学法的理论体系和课堂教学模式,证实了英语听说读写循环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科学性和高效性。经过实验,实验对象的英语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自学能力等诸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实验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教学水平和科研素质等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本文探讨该教学法产生的背景、理论依据、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等。并希望通过对实验的分析和总结,能为以后的实验提供更多的详实参考材料。关键词:英语听说读写循环教学法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