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教学风格,拓展学习风格营造英语课堂的最佳学习氛围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han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我国的社会和经济迅猛发展、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对大学英语教学和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和更迫切的要求。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居支配地位,几十位教学对象一个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违背了语言习得的规律。了解和研究教学对象的学习风格是改革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个人特点,遵循语言习得规律来组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英语课堂上,教师意识到学生学习方式上的差异,因势利导,促进学习;同时让学生适应教师的方格,相互配合,做到教与学风格相匹配,使课堂真正成为一个有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善教学效果。本文旨在探讨与第二语言学习相关的学习风格,通过测量大学英语非专业学生所偏爱的学习风格及语言教师所采用的教学风格,提出有利于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格相匹配的建议和做法。贯穿全文的三大问题是:(1)采用与学习者的风格相匹配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是否一定会带来较好的教学效果?(2)在目前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学习风格和教学风格是否相匹配?(3)如何更好地实现教学与学习风格相匹配,从而创造一种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首先笔者对8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和20名英语老师进行了学习风格和教学风格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出学生所偏爱的学习风格的多样性和教师所采用的教学风格的单一性,这意味着教育学风格的不匹配经常出现在英语课堂里。为了研究这一问题,笔者对8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学习风格测试,在了解了他们的学习风格后,先后组织了两次词汇测试。第一次词汇测试是在采用习惯性的教学方法讲解单词之后进行的。第二次词汇测试之前,笔者尝试着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讲解单词以适应不同学习风格的同学的需要。对两次测试结果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在第二次测试中成绩有了很大提高。这说明教师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从而尽可能兼顾不同学生所偏爱的学习风格是会带来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教与学风格匹配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尽管本次研究还存在若干问题,但笔者认为它对我们的英语教学还是有一定启发的。语言教育者一直认为,最佳的学习环境应当能调动学习者的所有感官。本次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如果学习者能够与所学内容发生较多的联系,他们的学习效果就更佳。而这种联系就是通过调动人体的多种感官来完成的。教师应当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来满足具有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的需要,努力使学习环境充满新奇和挑战,努力使学生积极融入学习进程之中。另一方面,我国的外语教学环境正逐步改善,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使得大学英语教学多样化、个性化有了可能。值得注意的是,本文中的学生学习风格的测量是通过问卷的形式来获取数据的,而一般认为学习风格是属于前意识的认知方法是,只有通过观察才能最有效的、最客观的了解其表现形式。但是通过观察来获取数据会无法排除人为的因素。
其他文献
近年来,跨文化沟通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对文化和交际的全面认识构成了该学科的基石,此外价值观模式和情境文化理论的产生,也推动了学科的纵深发展。不同文化的商务沟通会
听力,作为接受性技能之一,是成功交际的前提。在英语教学中,听力又是输入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众多学者纷纷对听力教学手段展开研究。其中,标准听写对学生听力水平的影响受到
词汇是语言的基石,由此衍生出短语,句子以及篇章等更为复杂的语言结构,因此熟练掌握词汇对语言学习至关重要。但是数量庞大的词汇又令英语学习者望而却步。如何有效习得新单
夏目漱石在文坛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除了文学,他还有另一种拿笔的创作—美术。作为“美术爱好者”的夏目漱石著名画作有《山上有山图》、《青嶂红花图》、《一路万松图》等
日语中表示原因理由的接续词「KARA」和「NODE」在意义和用法上看似相似,实际使用时是有所差异的。虽然日语学习者在初级阶段就已经学习过了,但是有研究指出,即使已经学习了3
语言的基本功能在于社会交际,语篇是它的基本单位。传统语言学在看待翻译时倾向于把重点放在词和句子的层面,然而从语篇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翻译问题,就可以在语言结构的高层次上
村上春树是当代日本文坛的人气作家。上世纪八十年以来逐渐兴起一股村上小说的研究热潮。既有的空间研究成果大都是就小说中的某几个意象进行分析,也有不少对村上小说中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