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刑讯制约机制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mm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讯”一词根植于中国法律的传统,伴随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全过程。自先秦时期的初步萌芽,到秦汉时期的快速成长,再到唐宋时期的逐步成熟,最后到清末时期的形式上灭亡,刑讯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进程中,“刑讯”逐步地由一种野蛮的行为演变成一项相对成熟的制度。自从有了法律来规定“刑讯”这一行为以来,“刑讯”便被收进了规范化的牢笼。事实上,刑讯行为的规范化,也意味着刑讯行为的受制约性,这是由法律规定的性质来决定的。为了探究刑讯行为的受制约性,本文拟选取清代这一独具特色的朝代,从清代的法律规定入手一探究竟。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梳理了清以前各朝代对刑讯的制约状况进行简要的概述,通过对制约刑讯的历史渊源进行探究,以为后文讲述清代对刑讯的制约做铺垫。第二部分重点探讨了清代加强对刑讯制约的原因,其中既有社会思想方面的原因,也有刑讯制度本身的原因;既是清代在吸取明代灭亡教训的基础上做出的正确选择,同时也是统治者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第三部分主要从清代律法规定入手深度剖析其对于刑讯的具体约束,研究的角度主要有刑讯的条件、对象、实施主体、时间、工具以及违法刑讯的责任等,贯穿了刑讯实施的各个方面,从而形成了一个严密的制约体系。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清代有关刑讯的立法规范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运行状况,虽然清代对刑讯的实施做出了详细的法律规范,但是司法实践中的效果却不尽如意,出现了司法实践与制度设计相背离的趋势,这一部分主要阐述了这种背离的表现、结果及其背离的原因。第五部分主要对清代的刑讯制约机制进行的思考,其中既反思了清代刑讯的司法实践背离了其立法规范的原因,也反思了对当今司法制度的影响,以期为当今司法实践中刑讯逼供现象的彻底根除提供一剂良方。
其他文献
徒法不足以自行,审判的魅力集中展现在审判的技术的运用上,宋朝是中国封建法律全面发展的时期,宋代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好讼”之风盛行,致使案情复杂且数量剧增,这无疑挑战
在一块贫瘠而偏僻的土地上却孕育了中国现代革命史上一个伟大的历史时期,即延安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熠熠生辉、璀璨夺目。延安戏剧文化作为延安文艺事业的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法治政府的应运而生,促进政府体制改革、转换政府职能,成为新时代下当代政府的主要目标。为规范政府权力运行,减少权力的腐败与滥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了推行权力清单制度,要求依法公开权力运行的流程。由此,政府权力清单制度便成为了学术与政府实务界的热门词语。政府权力清单是对政府公权力进行梳理和公布的清单,它的主旨在于厘清行政权力
数字波束形成(DBF)阵列能够充分利用阵列天线所获取的空间信息,通过信号处理技术使波束获得超分辨率和低旁瓣的性能,它由天线阵元、射频下变频模块、AD采样、中频接收系统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