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写作中,建构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对于二语习得者来说往往是一项困难和艰巨的任务。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二语习得者在英语写作中倾向于通过过多的使用连接词来达到语篇连贯的效果。然而,很多研究都表明过度使用连接词并不能提高写作效率及文章的可读性和连贯性。受以上现象的启发,本文把零连接语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相关的理论研究,尝试建立一个零连接语篇人际意义连贯的模型,最后通过把该模型应用到具体的零连接语篇中进行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在解释零连接语篇人际意义连贯方面的可操作行和可行性,进而证实了零连接语篇的人际意义连贯性。在建构理论分析框架之前,本文首先阐述了语篇与语境、衔接与连贯、连接与零连接的理论概念,分析了国内外对零连接这一语言现象的研究现状,并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视角对语气和情态系统、评价系统理论以及语域一致理论进行了论述,最终建立了一个零连接语篇人际意义连贯的理论模型。这一理论模型由人际意义的衔接和语域的一致性这两大部分组成。人际意义的衔接由以下衔接机制构成:语气衔接、情态衔接、评价衔接(态度词汇衔接);语域的一致性体现在语篇内人际意义的衔接机制与情景语境中的语旨和语式这两方面的一致性。本文的最后结合实例,把以上的模型应用到具体的零连接语篇中,运用描述性的分析方法,验证了该模型的可操作性,最终证实了零连接语篇的人际意义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