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并购重组已成为国内外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国是一个钢铁大国,但不是一个钢铁强国。我国钢铁企业规模普遍偏小,集中度偏低,并购重组已成为解决这些矛盾的首选之路。但是并购重组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不是所有钢铁企业的并购重组都是成功的,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兼之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资本市场还不完善,企业并购重组受至各种因素和现实条件的制约。与此同时,由于研究样本的不同、并购分类方法的不同,以及研究方法上的缺陷等原因,公司并购重组绩效优劣的研究也就成为国内外学者探讨的热点,但至今并未能取得一致性结论。因此,分析当前背景下我国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首先回顾了以往的并购研究,然后深入分析了企业并购的动因,并在此基础上系统的阐述了企业并购重组与绩效的主要理论,并从国家颁布的会计规范和产业政策角度对我国的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绩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然后根据我国钢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现状和所处的现实背景,采用财务指标评价法(会计研究法),对2003-2006年间我国钢铁上市公司所发生的并购重组事件进行了实证研究,选取了衡量公司经营业绩的13个财务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构造了评价企业并购绩效的综合得分函数,并以此作为衡量钢铁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指标。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钢铁企业并购重组后经营绩效并没有明显的改善,甚至出现恶化的情况。造成这一结果既有并购整合效应的滞后,但更主要是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钢铁业的冲击,导致原材料和燃料的价格不断攀升,以及政府的不适当干预,我国中介机构的滞后和资本市场和融资渠道的不通畅,还有我国公司股权结构的不合理以及企业忽视并购后的整合等原因造成的。最后,本文针对影响我国钢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绩效的相关因素,提出了金融危机下的具体应对措施,建立公平的并购重组市场,加强对中介机构的建设,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资本市场和融资渠道,改善股权治理结构和强化并购后的整合管理等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