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及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镇中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一线生产员工的需求,与此同时,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数为农民工)因生活压力而涌向城镇寻求出路,农民工的大量出现,不但缓解了城镇中劳动力紧缺的问题,也解决了农村中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在加快城镇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不高以及各方面客观条件的限制,进城的农民工多集中在建筑业、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高、工作环境差、缺少必要的劳动保护条件及安全保障措施使得农民工成为工伤事故及职业病的高危人群。农民工在工伤事故发生后未及时获得赔偿或未获得赔偿下而导致其他恶性伤害案件时有发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已成为了当今社会及普通民众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及时有效的解决农民工的工伤保险中存在的问题,不但是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构建稳定、和谐社会的需要。珠三角地区作为广东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民营、私企业众多,且多为劳动密集型的、工伤发生率较高的加工制造业及建筑行业等,相对于外资企业、国有企业而言,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对于工人的文化程度要求不高、入职门槛较低且需求量较大,因此吸引了大批的农民工到该地谋生、就业;多数民营、私营企业在生产中往往只注重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忽略对农民工工伤预防、安全生产等合法权益的保护,同时,农民工因文化程度不高,对所从事岗位的职业危险性认识不足,在日常的工作中常常缺乏自我保护及安全防护的意识,因此工伤事故的发生率一直较高,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的极大的侵害。本文通过将典型的工伤案件与工伤保险基础理论及相关法律制度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目前广东珠三角地区农民工工伤保险存在的问题。在绪论中,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法及目前国内外对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的研究现状等;第1章是对与农民工伤保险相关的基础理论的研究;第2章主要是对广东珠三角地区农民工工伤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研究、分析;第3章主要是对完善广东珠三角地区工区农民工工伤保险提出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