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它提供了植物生活所必需的矿质养分和水分。作为暖温带典型区域,研究太岳山地区森林土壤养分状况对于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和森林土壤资源和保持森林土壤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西太岳山地区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土壤特征单项因子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森林群落类型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森林土壤枯枝落叶层的平均厚度为9.27cm,93.75%的林分凋落物厚度都在6cm以上,属于较厚的凋落物层,有利于土壤功能的发挥;土壤腐殖质层厚度平均为8.84cm,其中75.01%的样点土壤腐殖质厚度属薄层水平,研究地区内不存在厚腐殖质层的林分;土层厚度平均为67cm,其中35.94%属于中层厚度,厚层土壤所占比例达53.13%;73.44%的样地具有A/B/C的正常发育剖面。(2)研究区域内土壤上层质地多以壤质为主,下层多为质地偏粘的黄土,这种质地的土壤剖面对土壤水、肥、气、热状况调节较好,适宜于林木生长。(3)研究区域内土壤呈微碱性至中性,土壤pH值的空间变异性为低度,对不同林分类型反映的敏感性程度低。(4)室内分析实验表明,土壤有机质以及土壤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等具有明显的表聚效应。各林型间土壤有机质在腐殖质层和淀积层的含量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各林型间土壤N素含量在腐殖质层和淀积层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N含量表现出湿度较大的林型高于湿度较小的的林型、阳坡高于阴坡、落叶树种高于常绿树种的趋势。(5)从全P含量水平来看,太岳山地区P素含量普遍高于1.00g/kg,P素供应较为充足。在不同林型的土壤中,腐殖质层全P及有效P含量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淀积层土壤全P及有效P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林分类型土壤中,核桃楸林土壤速效磷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华北落叶松林、油松林、白桦林、山杨林和辽东栎林。(6)研究区内森林土壤全K属低等变异水平,而速效钾含量则为中度变异水平;华北落叶松林腐殖质层全钾含量显著低于天然恢复的阔叶或针阔混交林下土壤,油松纯林土壤淀积层速效K含量显著低于油松辽东栎混交林,因此,在针叶树纯林中适当混入阔叶树种有利于土壤速效K含量的提高。